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以进为退(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四章 以进为退(下) (第2/3页)

说说你算是个什么玩意儿!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说你是废物,都糟践了废物这俩字儿!

    好好的旗人不当,弄这么一身狗皮披在身上,扮狗吗?什么玩意儿!

    老子在津沽尸山血海的时候,你这个留洋德*务、武备学堂教习教习哪去了?老子的振威军之中,可没听说过有你荫昌这号人!

    莫不是你小子跑了?

    朝廷耗资无数,派你们这些人才去出洋留学,莫不是你荫昌在德国,只顾逛楼子睡洋妞了,别的本事没学会,洋鬼子一来,你去八大胡同操练了吗?”

    荫昌的话说的有些虚,公派德国留学这事儿是真的,武备学堂教习,他只是个德语教习,并不是陆军教习。

    桂顺靠着听李大成、顾其行等人说的津沽战局,一点点的把荫昌的皮给扒了下来,尤其是最后一句,可谓是说在了点子上。

    自甲午战后,洋买办吃香,许多人都投门路出国留洋,可大多数出去的人,都没有那个耐心份儿坐下来好好学人家的好东西,去欧美的还好一些,去日本的就扯犊子了,绝大多数人就跟桂顺说的一样,不是逛楼子就是泡酒馆,真正能学的东西的不多,真正能如詹天佑那样埋头实干的更是凤毛麟角。

    听到这一点,李大成这边也有了决定,以后他这边派人出洋,只找朴实肯干的平民子弟,官宦子弟,不管好与不好,一个也别想通过他的门路出洋。

    “王爷。午楼不才,不能留在王爷身边效力了,王爷可否让午楼离去?”

    被桂顺扒了皮的荫昌,没看到小醇王载沣的脸色,转头就跪了下去。希望主子能给他出头,他来载沣身边,也是受袁世凯所托来拉关系的,仗着旗人的身份,仗着留洋的资历,才在小醇王身边有一席之地。如今脸皮被桂顺扒光了,他真该找个地方歇歇脸了。

    “午楼你这是何苦,大家同是旗人何必相互拆台呢!你且下去歇息吧!”

    荫昌对袁世凯的称呼,让载沣有些不快,挥挥手打发了荫昌。他这边才笑容满面的对上了桂顺。

    “大将军,小王恭候多时了,请……”

    “嗨!我这市井出身,也没啥礼数,王爷不要见怪,王爷先请……”

    这两位互请了,也就没李大成什么事儿了,小醇王载沣的年纪太小、阅历太浅。而桂顺发迹之前,就是京师市井的一个骗子无赖,就冲这桂顺就吃定了载沣。没有可能幸免的。

    不亲庆王而亲与老娘们有实在亲戚的醇王,在崂山圈地、在济南府建行宫,也是桂顺在向山西表明心迹,他甘愿做皇家打手的。

    留下顾其行带着护卫在这里策应桂顺,李大成转身就离开了小醇王栖居的地方,他们是踩着点来的。刚过午饭之时,两人且有话说呢!桂顺在里面吹嘘一边津沽战事。保证小醇王服服帖帖。

    现在就该李大成办差了,各处的巡抚衙门。绝对都是好地界,山东巡抚衙门,除了办公场所之外,也有园林的,其他各省也大抵都是这个样子,好东西不能让官府占了,他李大成要占。

    从小醇王栖居的地方开始,李大成围着巡抚衙门转了一圈,巡抚衙门周围,大多也是官员的宅邸,吃他们李大成一点压力也没有,一圈下来,桂顺在山东的府邸,也大体有了雏形。

    拿着桂顺烫手的银票,护任山东巡抚胡廷干,也电报请示了袁世凯,袁世凯能怎么着?打落牙齿和血吞呗!他的目标是直隶总督,出了山东以后,山东的事儿就是胡廷干的了,袁世凯虽说依旧说了算,但对上桂贝勒,他现在还没这个心思。

    山东的巡抚衙门也不是他的,桂贝勒这头又拿出了太后行宫做说辞,抵制?找死呢!

    李大成走到巡抚衙门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始搬迁了,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山东官员,李大成心里倍爽儿!

    大咧咧走进巡抚衙门转了一圈,办公的地方有限,大多数地方还是住宅园林的形式,这巡抚衙门建立之初就是在德王府的基础上改建的,而且清初的规矩不是那么森严,这巡抚衙门改作住宅还是有些逾制的,但改做行宫,也就是换块牌子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