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鼠疫福泽(七) (第2/3页)
舰,对此李大成也不眨眼,百多万银子,换成药材不过寥寥之数而已!
开口的时候,李大成还以为英国人不会轻易的卖掉崭新的货船,没想到人家连磕蹦也没打,开出了一个高价,李大成答应之后,立马就签了合同,做了交接,而且这两艘船还可以继续挂英国籍,这无疑为李大成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就这两艘货轮,再多花一倍的钱,也值得!
人越多胶州府上下也就越杂乱,乱七八糟的人越来越多,李大成也有利用的办法,想在胶州府混世道的这些人,多半是心眼活泛手脚灵巧的货色,只要他们不在胶州府拉帮结派,开香堂建会党,李大成就能只一眼闭一眼,过了这条线,这段时间被沉在海里的人也有几百了,都是想干这个的。
这些人,李大成给他们安排的职司,就是在海面上以及码头附近,盯着各国的船舶以及上岸的水手,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地方还在经历着鼠疫,谁知道会不会传入大清呢?谁知道有没有怀着诡异心思的人呢?
安排这些人的作用,很快就体现了出来,这天胶州湾来了一艘荷兰藉大型货轮,排水量至少在六七千吨往上,这船一进胶州湾,就被这些人发现了不妥之处,船上的水手,大多不怎么熟练,而且身上都透着一股子行伍的气势。
因为塔埠头这边停靠的船只太多,这艘船便一直在海湾里停着,六七千吨的船舶,应该到胶澳那边停泊的,这艘船不顾劝阻,硬要在塔埠头这边停靠,又是一个疑点。
消息传到了老码头货场,李大成也一下紧张了起来,就怕是成规模的海盗啊!最怕的就是一国正规军伪装成的海盗!
政治多数时候也是卑劣的,一艘排水量六七千吨的货轮若是清空了船舱,至少能装一两千军人,甚至是三五千人,面对有枪有炮的正规军,李大成近期组织的护路队,根本不堪一击。
分散驻扎的胶莱守军,也很难抵挡一两千陆军精锐的,一旦这伙人有枪有炮,那塔埠头就有麻烦了,现在只要在货场放几把火,鼠疫带给李大成的福泽。就会付之一炬。
千算万算,没算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玩这个,早知道就让李诚有那边给胶州府这边留下几万枪械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难道是德国人?
想了想之后。李大成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德国人即使再穷凶极恶,也不会再这个时候发难的,其他列强也不应该,这次的交易,李大成这边得到最多的还是粮棉这样的农产品,不仅不会危及诸列强的利益,反而会帮着他们消化一大批滞销的货物。这个时候对胶州府动手,会损害许多人的利益啊!
临时货场,因为货物太多的原因,也忽略了防火与防水,齐世铎的胶莱守军,想要调到塔埠头前沿,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就怕这个时候,对方突然发难。
一边谨慎的安排着防务,一边想着来人的根底。可无论怎么想,李大成都觉得这事儿太不合理,除了一个德国有动机之外。沙俄应该是动不了的,大清与其他各国的关系,还处于和约之后的蜜月期,有些事儿根本不用动武。
海盗?不是李大成小看他们,有胶澳的德军震慑,一般的外籍海盗不会深入胶州湾的。
想到了沙俄,李大成觉得也有很大的可能,东三省那边的沙俄人马都撤到了他们的远东地区,军舰也是一样。难道海上来的是沙俄的军舰?要报之前中药的一箭之仇?
越想这个可能越大,想到最后。李大成的额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