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我不成(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用我不成(一) (第2/3页)

就是支撑着胶州府成为金胶州的关键所在,这几天,李大成看了黄岛,也看了未来的青岛,这两处都是有很大潜力的地方,但是这两处发展了,金胶州就要被遗忘了。

    独霸胶州湾,李大成有这样的想法,但想要实现,只怕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胶澳的青岛港,已经在削弱金胶州的经济地理优势了。

    一旦胶济铁路通车,胶州府联系山东内陆的商道,直接就会被潍县所取代,没了经济交流,胶州府之后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有了铁路、有了海港,德国鬼子就能慢慢的控制山东半岛甚至于鲁中的经济,若按着这样的情节发展,他李大成在山东还玩个屁啊!

    “知道,顺着大沽河一直走,看到荒滩之中的一片房子就是塔埠头。

    二爷,现在塔埠头也快荒了,我刚来的时候,还有几只南来的船,入冬之后,那边已经歇业了,听说塔埠头的河水都干了。”

    齐世铎的大白话里面,也蕴含着许多的信息,荒滩、歇业、河水干涸,对李大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情报,这意味着商机。

    “嗯!差人进城,让杨士琦出来,告诉他咱们要去塔埠头看一看。”

    李二神将现在就是杨士琦跟胶州府的大爷,齐世铎差人传了话,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杨士琦就带着几个胶州府的官员来到了李大成的营地。

    “二爷,塔埠头港这两年淤塞严重,胶州府那边已经有了取缔此港的想法,那里现在就是一片荒滩,若是二爷看上了那里的荒滩,连同那边的胶州海关衙门,都可以给您的!”

    大冬天,谁也不愿意动弹,杨士琦路上听胶州府的官员说了塔埠头的情况,因为那里之前是胶州府的财源之地,所以圈地的时候,塔埠头一带的几千顷土地,都没有转给李二爷。

    今天李二爷要去巡塔埠头。杨士琦也只能想到他不满意圈地结果这样的原因了,这位李二爷太过跋扈,连袁大人来了也要低声下气的谨慎对待,狠人不缠,没有必要为了没什么用处的几千顷荒滩。被这位爷折腾个死去活来。

    “淤塞了?那为什么不修缮呢?”

    李二爷的说法,让杨士琦无奈苦笑,最关键的还是一个钱字呐!再者有了胶澳的海港,这塔埠头就无关紧要了。

    “二爷说笑了,修缮塔埠头港,还不如另开一港来的省力呢!如今德国人在胶澳一带建了大海港。德国人也同意朝廷在海港那里设立海关,清淤塔埠头,只会徒增底下州府负担而已,于通商并无益处。

    而且塔埠头是河港,胶莱河每年所带泥沙。车载斗量不可计数,即便重修了塔埠头,过不三年五年,还是要淤塞的。”

    跟着李鸿章,杨士琦自然熟悉洋务,除了做幕师之外,杨士琦还做过铁路上的官员,对于路港一类的知识也多少有一些。他的说法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对李大成来说就不一样了。

    “就胶澳的那个也叫大海港?德国人后续建的海港。还勉强称得上是海港,就现在使用的那一个,一两个月的功夫,老子也能建一个!”

    现在胶澳的德国人所使用的海港,不过是一个临时码头而已,只要物料足够。一两个月的时间建一个可以让一两艘海船停靠的临时码头,只要人够了。这事儿不要太容易!

    “二爷,请吧……”

    说理说不通。杨士琦也有些气结,这本就不是什么海港不海港的事儿,想要塔埠头的土地,您二爷直说就是了,遮遮掩掩,全没当日要溺死胶州府的干脆直接了。

    “那就是塔埠头港?”

    走了大半天才到了所谓的塔埠头港,若不是天气好,李大成见到了远处的房舍,还以为这里是一片荒滩呢!

    来回的道路,尽是些沟沟坎坎,不仔细看跟旁边的荒滩也没什么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