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猎头沧州府(十二) (第2/3页)
说完了这些,李大成继续开始考校大侄子,铸币的买卖虽好,但风险也大,不能规避风险,这买卖就没必要去做了。
“我马上在沧州府建铸币厂!”
“你想找死吗?”
一听之后果不其然,大侄子的历练还是太少啊!沧州府是直隶的水陆枢纽之一,在这里大规模私铸钱币,这是要等着朝廷绞杀吗?
“六爷,沧州府是直隶的关键所在,不可在此轻举妄动。”
“那就去山东!”
“沧州府不成,就去山东,你在想什么呢?
利益必然伴随着风险,在获取利益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规避风险,当风险规避不了的时候,还要权衡一下利弊,若利益很大,自然可以冒险,若利益不大,就该放弃了。
私铸钱币,这是死罪!但里面的利益太大,所以咱们要冒险!
如何规避风险呢?首先就是选择地利,沧州府是直隶的水陆码头,人多嘴杂,很难保守秘密,所以这里不能选!
选在山东,怕也是你李诚有胡言乱语,选在山东何地呢?
微山是不成的,山东腹地也不成,那选哪呢?选对咱们有利的地方,选咱们的势力可以照顾到的地方!选朝廷的势力很难顾及的地方!这么看,选择的范围也就小了,除了扎着德国人与振威军的胶州府,还有更好的地方吗?没了!”
李诚有还需要历练。接下来,李大成就不是那么严厉了,仔细的给他说了一下如何选地,见他大概理解了,李大成又开始了灌输。
“选地。只是规避风险的第一条,咱们要铸币,用不用火?用不用人?这样的秘密又该怎么来保护呢?
用火,就在胶州府,建一个用火的买卖,用人。就在胶州府建一个用人的买卖,有了正行买卖的掩饰,铸币这买卖就不突兀了,这也是在规避风险。
人多了口就杂了,这事儿怎么办?让他们说不出去。毒哑是个办法,但不得人心呐!毒哑了,也未必不能把消息传出去的!
这又该怎么做呢?把买卖扩大,让工人的吃喝住行都在厂区之内,干活儿的这些,为什么出力,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而已,厂子附近衣食住行都有了。那些个离开厂子的人,就该仔细看着了!
规模要大,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还要分工,铸币前期的工作与最后成形要分开来做,前面的人不知道咱们在做什么,这秘密也就守得住了。
最后成型的一道工序,人必须给看好了,不信任的人绝不能用!
除此之外就是技术了。咱们有北洋机器局的人,铸币的技术不在话下。这些人一定要看好、笼络好。
此外大量铸币,需要机械。需要原料,机械想法子隐瞒一下,原料也要隐瞒,这些事儿,我先不给你细说,你自己去胶州府历练一番吧!
狂躁的事儿,只有这一次了,下次,我就不跟你说了,做事儿的时候,记着多想多看多讲规矩多讲诚信!”
商事与战事不同,硬打硬杀不是办法,培养军事人才,送上战场让他自个儿去打就好,培养商业人才,只能慢工出细活,李诚有的历练差了太多,有了这一次之后,他必然要回去熟悉洋鬼子的经营之法,学了这些之后,再点拨一下事半功倍。
“知道了!”
低声应了一句,李诚有也在不断的擦汗,这次真是好险啊!
“二爷,此次去山东,六爷助我看了一下山东的锨铲车筐等物料,山东出柳条筐、荆条筐,只是这两样都有些重了,不如南边的竹筐,想到了南边的竹货我也看了看山东的独轮车,若全用竹筒,既轻便又结实,只是竹筒做车,手艺上还缺点东西。
铁锨、铁铲的形制都差不多,只要有煤铁,普通的铁匠就能打制,麻绳之类也大同小异。”
听了蒋辉云的说法,李大成知道,他说的只是大概情况,具体做法还是有补充的,只不知这位蒋先生,能补充到什么程度。
“说说你的看法,以及其中的生意。”
“好!
既然用竹筐,就要南货北运,这里面有买卖。
全用竹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