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袁短道(上) (第3/3页)
,需要永年的班候师兄说了算,这两位就是带着咱们去永年的。”
程廷华介绍之后,爱绅与王茂斋行了礼,听到爱绅的名字,李大成知道他是满人,看来能促成此事,桂顺的面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两位,可愿随我一起去山东吗”
这个问题,李大成问的就有些露骨了,程廷华的脸上也因此多了一丝尴尬,你小子可真好,直接拉杨氏的嫡传,这要传出去,可怎么好呢
对于程廷华的眼色,李大成不以为意,爱绅此来,应该是求前程的吧
“二爷,茂斋师兄的家乡就在山东莱州府,此番去山东,茂斋师兄正好回乡探亲,我们自然愿意。”
爱绅的答复,让程廷华有些诧异,他不太明白官场跟旗人的一些规矩,爱绅这么说话,在李大成看来,他就是有心投靠桂顺了,若这一路爱绅通过了考验,做桂顺在京师的左膀右臂,或是外放都可以的。
“这就好安排一下,咱们明晨启程”
王勇钦的护卫,直接用鬼头刀就好,河道上需要的资料,带上就好,一夜的准备,完全是可以启程的,李大成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去山东看看具体的情况,对他来说,也算是急事儿。
老娘们跑了,军机首辅荣禄在山西,王勇钦的河督衙门,也就成了山神庙,大事小情自个儿说了算,去不去巡河自然是王勇钦一句话的事儿,有了李大成的命令,第二天一早,一支四十多辆马车、三百多人组成的队伍,就踏着没足的积雪,奔津门方向而去。
雪地行军很慢,化作王勇钦督标的李大成,出发的前几天也不怎么管事儿,多半时候都躲在马车里静养。
一行人马慢慢悠悠走到津门,因为鼠疫的缘故,王勇钦对李二爷要看看海河之事,一百个不赞成,这支队伍里,李二爷是唯一一个折不起的人,再者李二爷身上有伤,临走的时候,桂顺千叮咛万嘱咐,两件事儿王勇钦是绝对不能听李二爷的,第一就是不能去津沽一带,第二不能赶路,必须要慢慢行军。
得了桂贝勒的提点,王勇钦自然死活不愿意去津沽的,李大成无奈,只能让王勇钦安排人马,沿着北运河前行,津门一带的运河,因为北洋的缘故,状况尚算不错,只是河道窄了一些,一边走一边查看北运河的大致情况,王勇钦跟周帧那边也得出了结论,若是拓宽加深,海河水域,足以供应直隶段运河的蓄水,绕来绕去,山东的黄河段,还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过了津门刚进静海境内,王勇钦的河督人马,就被北洋新军给拦住了,说是因为防疫的缘故,王勇钦的督标人马,需要在静海呆上几天的时间。
听了前面报回这样的消息,李大成笑了笑,好嘛老袁在静海短道,这是要拉关系啊
老袁也是个八面玲珑的货,这借口找的好,短了河督的道大涨了脸面不说,在静海还能结交一下未来的河督大人,即便与桂顺攀扯不上关系,老袁也能跟王勇钦拉上一定的关系。
在老袁眼里,山东或许从来也不是他的地盘,京畿咽喉津门才是,无论是在山东还是在直隶,王勇钦这个河督,老袁总是跨不过去的,交好王勇钦,于老袁也有莫大的好处啊xh11哈
...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大时代1900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 (C)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