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袁短道(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袁短道(上) (第2/3页)



    此事难呐舍去南运河一段,自扬州到京师两千多里河道都用石堤,耗费至少数以千万计”

    在王勇钦看来,这位李二爷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土堤都难,哪来的石堤

    “勇钦,津沽一带洋鬼子最大的驳船能载货几何”

    “二爷,按洋鬼子的说法,大致在三五百吨上下,折合咱们斤两,在七八十万到一百二三十万斤。

    二爷,您不是想让运河全段都能通行这样的驳船吧”

    想到这一点,王勇钦的头皮有些发麻,若如此,工程将更加浩繁,运河沿途的许多地方都要重新开挖,船闸、水闸也要新建,这比新修运河的工程,简单不到那里去的,这样的工程,说实话,大清是干不了的

    “正是这个想法,看来你的准备也不足啊

    回去跟周帧商量一下,这段时间,随时准备出发巡河。”

    建铁路还是修运河,李大成更倾向于后者,大清如今的人口有些过剩,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就是山东,三千多万人口,小半人无田可耕,有了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短期内就能解决数百万人的生计,长远看来,十几二十年间,也能解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生计,货物转运,就是利民之举。

    与火车相比,驳船的运量并不小,甚至会更多一些,大运河,是可以抗衡铁路的存在,铁路路权多在洋鬼子手里,有了通畅的大运河,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抗洋鬼子在铁路上的优势。

    短期之内,许多路权都是收不回来的,这也是李大成着力想促成大运河修整的原因所在,海权不在、路权不在,河权大清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二爷,这花费最少的修河方案”

    对于款项的来源,王勇钦还是有疑虑的,这是大清呐怎么可能真的将几千万两银子,砸在运河之上呢

    “不必留着了我保你到时候有五千万以上的款项

    谁敢贪这钱,老子让他有命贪没命花,还要赔上一家老小的命

    贝勒爷给你的一百万,近期好好打点一下上下,你是没宅子的,这我也知道,去找二管家,让他给你在内城找处院子,从一品的大员也不能太寒酸不是”

    听了李二爷杀气凛凛的话。王勇钦也是额头冒汗,这位李二爷杀官可是说杀就杀的,以后经手运河,可得小心了。

    “老顾。王勇钦可用的”

    王勇钦走了之后,李大成直接问了顾其行这么一句,顾其行沉吟了一下,也做了答复。

    “现在看来,还是可用的。贝勒爷给他的一百万两,他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除了在外面吃喝之外,他没有私占一分银子。”

    这段时间,顾其行也帮着桂顺,建起了初步的情报网络,说是情报网络,稍微有些夸大,但大体的意思就是这个。

    “嗯知道了,再掂量掂量杨鸿元。看看他如何,外事有些地方还得用着他的,你要是有合适的人,也可以引荐给贝勒爷。”

    交代完了这些,李大成又去宛如那边看了看,宛如与孙家丫头的进度不错,那一身貂裘的衣裤,已经被改制成普通的号衣了。

    半下午的时候,程有龙来了一趟,说是程廷华跟孙禄堂回来了。而且还带了两个杨氏太极的人,算是杨氏太极的嫡系。

    跟着程有龙到了外院,李大成见到了两个跟孙禄堂岁数差不多的人,一个憨厚、一个刚毅。面相都不错,这也是如今武林的好处,门派择徒都很注重德行,这两人打眼看上去,应该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二爷,这是班候师兄的两个徒孙。王茂斋与爱绅,健候师兄说了,禄堂要学太极,他说了不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