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十年造舰计划(上) (第2/3页)
下不下去了,这次的和约签了,恐怕两广也呆不住喽!这李二神将委实不错,大清用不到他,但这天下用的到他,大清至今,已然积重难返了,许多事儿李鸿章心里也很明白,只是许多时候,雄心万丈也得低头做事儿呐……
    “富国强民吧……”
    或许是吧?在李鸿章这样的老人精面前,李大成也不避讳什么,说实话,他的心里也是有许多关隘的,就说桂顺这帮手下的,未来自己的手下未必不会如此,这事儿糊涂。
    “嗯!富国强民吧……
    这事儿说来容易做来难!
    洋务三十年,不就是为了富国强民吗?
    可惜!可叹!办了洋务,还不如不办呢!
    打了长毛贼又来了洋鬼子,富国强民我老李是没看到,条约签了无数,赔款割地无数,口岸一开,烟土肆虐。
    办了三十年的洋务,好东西咱不是没有,可怎生就办的贫国弱民了呢?”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李鸿章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壮士暮年,他也有疑惑的,三十年披肝沥胆办洋务,甲午一败,大梦成空。
    甲午一败,不独败在朝廷身上,若北洋有李二神将一分本事、一分悍气,足以捍卫朝鲜不失,有北方诸军港在,小日本的战舰再有针对性,再多上几十条,也撼动不了他李鸿章布下的北方防御圈。
    谢家所炮台、杨峰岭炮台、龙嘴庙炮台、鹿角嘴炮台、柏顶炮台、黄土崖要塞、赵北嘴要塞、北山嘴要塞、祭祀台要塞、黄岛要塞、刘公岛要塞、威海卫、旅顺,这些炮台、要塞,装了多少门克虏伯大炮?数都数不清!
    以巨炮之火力、以要塞之坚固,莫说几万人,就是几百人也能拒守这些炮台要塞,对抗几万人呐!
    海陆配合。只要引小日本的舰队到了炮台的射程之内,多少军舰打不沉?
    这些个炮台要塞是怎么丢的?说出来李鸿章也觉得羞愧,多半一炮未发就丢了,这他妈什么样的军队能干出这等事儿?
    甲午战前,自个儿求爷爷告奶奶。那翁同龢,就是拖着北洋的军费不发,若是在开战之前,多购置几艘新舰,就能保北洋舰队不失,甲午战局。也未必如此呐!
    皇族王公只顾贪钱享乐,淮军精锐不堪一击,朝廷大臣因私废公,甲午一败,现在回看也还是必败之局。
    他李鸿章也贪过。也枉法过,也大不敬过,但是,他数次起落有韧性,跃马疆场有血性,封疆直隶后,虽说安乐了一些,可他也一直是在实实在在、勤勤恳恳的办事呐!
    都说他李二先生是汉奸、是卖国贼。可和约怎么签,嘴皮子说了不算,战场上说了算。任你再锱铢必较,战场打不赢,如何谈的赢?他也拿过洋鬼子给的贿赂,可拿不拿结果有什么两样吗?人家想要的你就得给,不给人家会打你的!
    在李鸿章看来,翁同龢那样的比他这个汉奸、卖国贼。更为可恶可杀,可是人家文章做的好呐!有道是文章千古事。打了败仗,人家不一样还是有个好名声吗?他又是为了什么?辛苦一生。就为了一个天下第一汉奸骂名吗?
    李大成被李鸿章说迷茫了,李鸿章自个儿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两人在亭子里漠然对坐了好长时间,第一个清醒的李大成,才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
    “所以才有津沽一战,所以才有南方的药材大战。
    事好做,心难改!
    既如此不若让所有人都处于危局之中。
    不发奋,死了活该!
    不发奋,谁愿管他们的死活,谁就去管!”
    听了李大成的话,李鸿章笑了笑,这话谁都会说,他曾经也说过,结果怎样?还不是一塌糊涂?
    “依你的意思,是要树敌于东洋了?以东洋为敌,这心胸是不是窄了一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