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同悲共苦(中) (第2/3页)
清楚的,尤其是工业基础,科技上的东西,他或许可以指点一些,但工业基础,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苦干出来的,在这个时候,没有列强的支持,**建造属于自己的工业基础,貌似很难!很难!
事情虽说千头万绪,但摆在面前能做的也就两三件,一是迁移难民,二是转移振威军势力,第三防疫,第四让桂顺讨好老娘们,除此之外,李大成也没什么能做的了。
讨好老娘们的手段很简单,山西是没有驻跸之所的,相对于京城而言,山西对于老娘们就是穷山恶水,荣禄前次走的仓促,什么有用的玩意儿都没带,当然这个有用是对老娘们来说的。
让桂顺疏通关系,将老娘们在山西所需,从紫禁城弄出来,现在也很容易,派人送去,更容易,这是什么?这就是桂顺对老娘们的孝心。
八国联军在侧,津沽的防疫也是如火如荼,李大成却在撺掇桂顺讨好老娘们,这就是所谓的大清特色了,太后之事无小事呐!
即便桂顺放下京师的军务不顾,也要先照顾好太后不是?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利益的,现在的紫禁城,太监当家,收拾太后御用物品,有的没的谁也说不出什么?
太后的家当弄齐整了,李大成这边也多了几十箱源自皇宫大内的好东西,许出去的利益,少到了可怜,无非是几十张船票而已,太监也怕死不是?
借着这个档口,李大成跟顾其行也在培训桂顺,此去山西,顾其行是不能跟着的,如今的桂贝勒可不是以前形单影只的穷旗人了,现在的桂贝勒代表着大清朝廷一大势力,京师这边的事务需要顾其行挺头,与桂顺一起走的是二管家杨鸿元,此人圆滑,讨好老娘们的手段,他要是不会,就没资格当桂顺的二管家。
送走了肩负重担的桂顺,津门那边才传来了防疫的消息,鼠疫之所以令人恐惧,就在于那近乎百分之百的死亡率,染上之后几乎就不可能幸免。
衔着秋老虎尾巴爆发的鼠疫,比秋老虎可凶恶多了,其烈性远超李大成的预估,曹宝福那边按照李大成的要求。记录了一下大体的症状,在大量防疫药剂的保护之下,津门那边因鼠疫而死的人依旧是不可计数的。
致死的最快速度,是十多个时辰,并且伴随着大量的咳血。虽说在津门焚尸的大多是老漕勇,抵抗能力差了一些,但这样的致死速度也太快了。
对于鼠疫,李大成没多少研究,但对于传染病,李大成还是知道一些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烈性传染病,致死速度是最快的,咳血应该算是一个很明显的征特征。
由呼吸道传播的致死率近乎百分之百的烈性传染病,其可怕程度可想而知,曹宝福对于津门鼠疫的记录。起于半个月之前,前半个月的记录,算是专业,越到后期记录越是潦草,原因也简单,之前做记录的郎中也得了鼠疫,没了!
半月之前,鼠疫的致死速度大概在五到七天。津门城中零星有患者,借助津门郎中之力,困在津门的人员。也做了一定的防疫措施,那段时间,津门因鼠疫而死的人,数量不是很多,一天几十个就算多的了。
津门疫情失去控制,也不是李大成执行同悲共苦计划造成的。而是因为时间的关系,鼠疫的传播途径发生了改变。由蚊虫跳蚤叮咬或是直接污染物传播,升级到呼吸道传播。这里面的许多因果关系李大成知道一些,但具体来说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不是病毒专家。
药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