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棺寻衅(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棺寻衅(下) (第3/3页)

p沙俄悍然出兵东三省,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不仅触及了英国人的利益,也让小日本看不惯,对东三省小日本也是野心勃勃的,日俄之间有了利益冲突,惯于占便宜的小日本也不干了,英国人不支持,欧美各国也不感冒,小日本骑了墙,沙俄一国想闹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诸方平衡之下,通州的灵堂该怎么建就怎么建,谈判桌上双方依旧在扯皮,只是对于京师附近开始北进的难民,众人都没了说法,李大成的试探,不仅给难民求了一条活路,也让李鸿章摸到了列强诸国的底线,赔款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几十万难民,自然不可能一夜之间迁移,涉及到振威军的去留,涉及到潜伏在京师的义和团,一两个月的时间还是要的。

        直隶难民要走,振威军也要走,之前在京师闹过义和团的人也得走,难民不急着走,振威军要休整一下再走,最先要走的就是义和团的人马了,和谈,很主要的一条,就是诛杀义和团人马,这一条就足以逼走京师的义和团了。

        至于他们到了蒙古、东三省要做什么,李大成就不管了,蒙古与东三省,最好的选择还是东三省,直隶、山东的百姓,有相当数量逃荒到了东三省,这个时候去了东三省遇上老毛子,义和团的人想要沉下去怕是没什么机会的,到了东三省,还得接茬再战呐!

        逼走义和团的法子更简单,也不过是几句谣言而已,和谈在即,洋鬼子要求诛灭之前参加过义和团的人,振威军已经在准备了,只这一条就足够了,许多义和团的人,还有好大一部分京师百姓,都自发的加入前往山海关的队伍之中了。

        津沽大战之后,振威军的凶名极盛,听说振威军要加入绞杀义和团的队伍之中,许多人都不敢再呆在京师了。

        逼走义和团容易,直隶难民跟振威军的去留,也是个问题,蒙古排外,多数地方也不适合农耕,去那边的人马,应当以振威军为主。

        东三省也不会轻易接纳几十万难民,这些人跟义和团不同,他们到了东三省的生计也是个问题,如今的东三省正在经历战乱呢!没有战乱的地方,肯定是寸土寸金,想要在安稳的地界扎住脚跟,很难!

        朝廷、官府,都不会管这些人的死活,振威军这边若是再弃之不顾,多半人还是得饿死,这些人真的没用吗?

        李大成不这么认为,既然振威军去了东三省,自然也是需要粮草的,大几十万难民去了东三省,最需要的是什么?土地!

        只要有了土地,也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振威军也就有了稳定的后方,振威军用来屯垦,可惜了!津沽的百姓正合适,李大成的手里有的是银子,买下够几十万生活的土地,听上去有些遥不可及,但执行起来却很容易。

        柳条边的存在,让东三省地广人稀,朝廷的政策也支持屯田垦荒,百多万两银子,就足够安置这几十万人了,当然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的事儿,有桂顺出头,满蒙各方必然要支持的,这事儿或许不用桂顺出头,李鸿章等人就能把事儿给办了,毕竟振威军远走蒙古跟东三省,对李鸿章的那些姻亲是有帮助的,曾国藩一系、李鸿章一系、张之洞一系,有着不清不楚的姻亲关系,振威军在蒙古跟东三省呆不下去,就得回来跟他们抢地盘,北方养不了这么多的兵员,振威军回归,就只能回归南方,无非这事儿大家都是受益者,谁出力不是出呢?(未完待续)

        

        

    ...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大时代1900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 (C)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