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铁棺寻衅(下) (第2/3页)
将那死鬼。
    几十万难民要入蒙、入关,这话糊弄旁人还成,糊弄不了他李鸿章,如寻衅一事洋鬼子没有下文,只怕入蒙、入关的不是几十万难民而是几十万振威军吧?
    早在两广之时,李鸿章就不看好京津一战,这次只怕又是一个明园烈火呐!可谁曾想,桂顺这厮弄了一个李二神将横空出世,在津沽一带,打的诸洋鬼子哭爹喊娘。
    津沽一战,振威军连同津沽百姓死伤三十余万,诸洋鬼子也没得好,从谈判桌上听来的伤亡数量,已至七万之数,这样的胜仗,是大清从未有过的,端的是提气。
    几十万血火里爬出来的恶鬼,奔赴蒙古、东三省,老毛子要有难了,李鸿章是打过太平军、剿过捻子的,他深知大规模匪患对于一国的伤害有多重,几十万悍匪,足以动摇一国根基,有李二神将谋划,老毛子不仅是有难了,这遭的变乱,很可能会是丧国之乱呐!
    “哈!哈!哈!”
    回到贤良寺的李鸿章,在随扈怪异的眼神之中,仰天怪笑三声,拄着文明棍,施施然去歇着了,一代人做一代事儿,或许这也是出路所在呢!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还能活几年,与李二神将这样的凶恶之人死磕,他是没那个心气儿了,这李二神将出手太过恶毒,动辄灭人满门阖族,谁不忌惮?
    狠人不缠,且看他的谋划如何吧……
    李二先生服不服,李大成不管,他要看的是通州的八国联军大营,那里才是关键,李鸿章的态度,不算什么。
    任谁看到同胞袍泽,被杀了之后扒了衣服,心情都好不了,三千振威军悍卒,穿着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日俄军服,在通州联军大营之外为振威军主帅李二神将架设灵堂时,联军大营立马炸了锅。
    距离当然是有一段的,但八国联军想看,自然会看的到,这样的挑衅日俄受不了,但联军不是日俄说了算的,如今的联军德国人是主帅,英法美辅佐,日俄派来的人数虽多,但在联军之中的话语权,实在是有限。
    沙俄,在欧洲也不怎么受待见,更何况在远东与英国人的利益有冲突。无论英法,都不会让沙俄主导联军;小日本,明治之前不过一殖民地而已,更没有话语权。
    李大成用出的无赖招数,明显是要挑起战争。这个时候,你的招数越是明确,敌人越是谨慎,通州的八国联军就是这样。
    振威军上下只是穿着日俄的军服,在那布置灵堂,远远望去军容齐整。还真有些精锐陆军的模样,八国联军不开打,他们自然也不会开打。
    京城这边,振威军不戒严,自然也是畅通无阻的。和谈已经开始,义和团跑的跑、散的散,自然也没人会去跟使馆区较劲,消息很快从通州传到京城,再由京城传回通州。
    百余万人即将断粮,振威军的主帅不治而亡,这两样混杂在一起,就生出了一股狂乱的味道。谈判桌上虽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大清一方已经算是认输了,虽说不同意联军最初开出的价码。但对于巨额赔款,人家还是有意向的。
    这样一来,许多国家的意图已经达到了,再战于事无补,日俄的损失就在眼前,德国远征军一战之后损失大半。也在欧美诸国的脑海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战不是海战,技术优势并不能主导一切。津沽一战就是个最好的教训,在人家的本土跟人家比人数。那是自不量力,八国的人口加起来跟大清差不多,打人头消耗战,谁要吃亏显而易见。
    英国人正在经历的布尔战争也是个前车之鉴,津沽一仗打完了,大清京津一带就算没有战事了,许多国家也认为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