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之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3/3页)

必死无疑,如今的津沽地界,已经被洋鬼子的军队隔离了,其中有曹宝福、罗荣光在津门的人马,也有日俄两国的主力五万余人,现在来到京师左近的可不是以日俄为主的军团,各国的兵力基本都差不多,两三千、三四千,两万余人的军队,扎在通州附近,望着振威军驻守的京师,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现在洋鬼子也怕津沽一仗在京师重演呐!

    受伤最重的自然是日俄联军,他们驻守在西沽、北仓一带,进退不得,鼠疫已经开始在军中爆发了,有心将鼠疫带到京师,可其他各国不允许他们离开天津那一亩三分地,回国,沾染了鼠疫的军队,两国政府避之唯恐不及,让他们回国就是脑残,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是扎在津门等着鼠疫消退。

    津沽一战,也确实打出了一些血性与悍气,如今各国也不敢小瞧大清的陆军了,京师的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以英法美为首的三国,加上一个态度有所动摇的德国,完完全全克制住了日俄两国,其他各国也就是跟着打酱油的货,没他们的发言权。

    庆王、荣禄,也不想京师毁于战火,大清在他们的权势就在,虽说与桂顺有些不对付,但现在老娘们跑了,京师这边的事情,还是要有个首尾的。

    暂时敲定了议和之事,两人做主,将京师的部分存粮,解送一批,分别给了通州的八国联军、西沽的日俄联军,战事算是暂时停歇了下来。

    因为庆王等人不熟悉洋务,也不会和谈,谈判桌上吵得沸沸扬扬,可就是不出结果,无奈的洋鬼子们,只能找熟人说话了,李鸿章自然是不二人选。

    李鸿章还在途中,和谈进行不下去,好在战争的脚步停了下来,昏迷之中的李大成,即便是有办法也说不出来,事情只能拖着了。

    昏迷了十几天,李大成也醒过几次,除了一次叫喊着下了诛绝叶祖珪阖族,津门汉奸阖族的命令之外,其他时候都是烧的胡说八道,身边的人也听不明白。

    在李大成手下做情报的于培河,很快就找到了导致津门城墙被炸的原因,一个郑姓商人被抓了出来,至于他为何知道津门南城墙薄弱,这些没人在乎,有了李大成昏迷之中的军令,这位也是倒了血霉,不仅直系亲属被杀绝,母家一族一样被杀了个精光,数百人遭难。

    李大成要杀叶祖珪阖族上下之事,在李鸿章那边遇到了麻烦,保船之事,本就有李鸿章的授意,桂顺在京师发的电令,被李鸿章挡了下来,但这两件事儿也在大清朝野闹的沸沸扬扬。

    郑姓商人之事,就超出了诛九族的范围,叶祖珪在福建闽侯的家族,远比这郑姓商人大的多,阖族皆杀,没个几千人根本止不住刀的。

    议和之事为重,李鸿章出来挡驾,顾其行这边提议暂息此事,等李大成醒来再议,桂顺这边对于杀谁本就无所谓,既然顾其行说了不杀也就是了。

    对峙、僵持、议和的这段时间,老娘们的銮驾也自热河一带向山西蹿去,京师老娘们是不敢回的,老娘们也不傻,缩在山西等信儿才最安稳不是?

    京师有振威军、沧州府也有振威军,山海关一带有宋庆把守,虽说期间八国联军也想攻掠一番,但有京师的几十万军队在侧,联军之中,数次这样的提议,都被大多数人否决了。

    李鸿章到了京师之后,漫长的议和也就开始了,在李鸿章进京三天之后,李大成也挨过了伤口愈合之中引起的炎症,昏迷一个多月,终是清醒了过来。

    听到京师没有经历战火,听到李鸿章已经开始了议和,李大成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这次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李大成也决定,接下来绝不再为大清朝廷打任何一仗了,好不容易算清了以前的帐,以后这样的帐是不能再欠了。(未完待续)。

    ...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大时代1900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 (C)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