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之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之盟 (第2/3页)

资,此仗可打!

    但是!二爷的意思,并不是让咱们打,而是逼着洋鬼子与咱们和!在京城议和,签订城下之盟!”

    只要李大成不死,顾其行就是有主心骨的,三十万振威军浩浩荡荡离京,在津门血海里爬了一遍,伤亡三十多万,那又怎么样?现在的振威军还是二十多万的数量,桂顺手中的四万军队、五万壮丁,就是九万人马,津门、西沽、北仓,撤下来的六万到了京城就并了桂顺的人马,靠着手里的钱粮继续扩军,二十万也是顾其行的估计,弄不好现在的振威军还是三十万上下。

    什么是本事?这就是本事,振威军的人怎么打都打不光,这就是李大成的本事,重伤之中,通过只言片语就能掌握京师大局这也是本事,一句话就能让振威军死守京师,这还是本事。

    虽说李大成只是说了几句话,但就这几句话,足以主导未来局势了。

    “议和?

    嗯……我在使馆区还有些面子,这事儿咱们接下就好,为什么要请李鸿章进京?”

    听了顾其行的分析,桂顺也想到了以前李大成给他说的一些东西,议和这事儿,李二爷早就打好了算盘,这事儿用不着李鸿章呐!他桂顺就成!

    “贝勒爷万万不可!

    如今,您是振威军的统帅,出面议和,那就是自投罗网,城内的洋鬼子可以跟您谈,城外的洋鬼子恐怕只会对您刀剑相向。

    议和,非是什么好事儿,要招骂名的,大清议和以前是恭王。如今是李鸿章,此事咱们断断不能插手!

    您在使馆区有人望,不妨拉庆王与荣禄入局,让他们先拖延时间,待李鸿章来了再作计较。此时,贝勒爷该做的只是镇守京师!”

    桂顺做事儿可以没脑子,但顾其行不成,他是师爷,李大成的话说的明白,意思顾其行也清楚。桂顺于洋鬼子而言就是振威军的统帅,此时谁都能去议和,唯独桂顺不能去。

    “哦……那你赶紧派人给庆王与荣禄送名刺,我先去使馆区说和一下。”

    没了李大成支招,即便有顾其行出主意。没了主心骨的桂顺做事也慌乱的紧。

    “贝勒爷,咱们不急!

    想必振威军要死守京师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使馆区那边比咱们要急的多,咱们坐等他们上门就好。

    现在去使馆区,还不如宣扬一下振威军的人数,正兵三十万,民壮五十万,再加十万官军。九十万人呐!

    打过津沽一战之后,洋鬼子还敢小觑这九十万人?

    京师是哪里?京师是我大清的帝都,一国之都城!若京师与津门一般毁于战火。如今的九十万人,就是以后的九百万人!九千万人!

    既然太后不在,咱们不妨将之前发直隶、山东、山西、陕西四省千万壮丁之事,再拿出来说一说!”

    李大成的心思,顾其行算是看明白了,凶悍反扑之后就是虚张声势。打来打去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议和。

    “老顾,咱们有这么多人?”

    “呵呵……贝勒爷。如今京师有多少人,振威军就有多少人。带甲百万,这是戏词儿!”

    “哦……这些人你差人去办吧!二爷不醒,我这心里乱糟糟的,这段时间不能理事!”

    挥挥手让顾其行出去办事儿,桂顺望着病榻上的李大成满脸的忧愁,绕来绕去,终是绕不过李大成这个主心骨呐!

    “二爷,您快些醒来,您这一病不起,咱爷们儿慌了……”

    李大成安排的路子,有顾其行居中调度,议和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现在也由不得洋鬼子不议和,若不是开了北塘一路,洋鬼子的军队还不知能不能打到京师呢!

    李大成在津沽一带留下的毒招儿,已经见效了,来的瘟疫很可怕,在大清这病叫做痒子症,在欧洲这病叫做黑死病,科学一点的叫法是鼠疫,百姓搬迁,家里一点粮食也没留,地里的庄稼也都颗粒归仓了,老鼠没东西吃只能吃死人了,洪水过后蚊蝇大肆繁殖,现在的津沽,除了耗子多就是洋鬼子多,一来二去,鼠疫就爆发了。

    鼠疫这东西属于无药可医的绝症,只要染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