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硬扞德国战车(二) (第2/3页)
李大成又睡了过去,太累了,压力太大了,就怕德国战车太厉害,一旦大沽口防线,一战就被人家撕个七零八落,后面的日俄军队也就有了机会,津沽大败呐!
刚刚唱了一半的游龙戏凤,又唱不下去了,顾其行苦笑了一下打断了台上的好戏,掂弄着李大成的笔记本,肩头也是格外的沉重,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半月的时间,依着大清官员的效率,完全是做不完的,杀?杀可不是办法,总不能把直隶的官员都杀光吧?都杀光了,谁去做事儿?
看着笔记本上一项项进度,顾其行暗叹,这段时间可是苦了直隶官员们了,当然也苦了二爷了,二爷做的这些事儿,还是有必要让贝勒爷清楚的。
台上的戏停了,顾其行就开始为李大成表功了,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为什么要做,做了对战事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动辄就杀直隶的官员,一边为李大成叙说功绩,一边在教授桂顺行政之法、官场斗争之法,还是那句话,跟对了人由不得顾其行不出力,桂顺爬的越高,顾其行的名利也就越大,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在场的都是什么人?桂顺桂贝勒、桂福晋宛如、大刀王五、估衣梁振蒲、八卦门程有龙、形意拳中坚李光普、尚云祥、李星阶,剩下的除了一个钱老八之外,都是京津地面上数得着的英雄好汉,这就是李大成聚拢在身边的武术名家,这些人李大成不会让他们上战场,做护卫也是暂时的。
顾其行作为桂顺的主幕,自然也知道这些人的来历,察言观色是师爷的基本功,解释这些,顾其行当然是为了给李大成笼络人心,桂贝勒与二爷,谁主谁次,这事儿顾其行心里有数,二爷在贝勒爷倒不了,贝勒爷不在,二爷还能扶植牛贝勒、马贝勒的。
一点点的说着李大成做的事情,桂顺听得唏嘘不已,宛如听得泪水涟涟。王五等人听了之后,才明白了李大成的苦心,保京津直隶的百姓,李大成没挂在嘴上,而是放在了手上脚上。
为何要发津沽民壮?一是为了给他们活命的粮食,二是为了让他们见一见洋鬼子的残酷,好让他们知道守家在地就是死路一条,要赶紧逃难。
与大沽口相比,津门附近更利于防守,大沽炮台的情形。不知情的以为那里还能抗拒洋鬼子的舰队,可李大成的笔记本里写的清楚,大沽炮台诸元已失。洋鬼子炮舰近日不断调整泊位、校准射击诸元,一旦海陆开战,大沽炮台旦夕可废!
但大沽口不可不守,津沽百姓在侧,不可轻退,大沽口炮台何用?可做陆战炮。可做诱敌分兵之饵。独不可做对抗战舰之依仗,否则徒损兵力。
以老漕勇悍不畏死之心。布水雷于海上,以漕船填土石塞海口主要航道。使洋鬼子战舰不得近前,海上无战舰、炮台不可用,战端一开不知伤亡几何?
德兵勇悍未知。尚不知开战之初,是否要亲身上阵,大战在后须惜己身,不然大清诸将,无有可主导战局者,津沽一溃、京津皆失,国辱民丧大不该,要死也要死于日俄血战之中。
若论演戏的功夫,东来轩的津门名伶,远不如顾其行,在李大成的笔记本中挑了几段煽情的,顾其行念得声泪俱下,念得桂顺、王五等人频频扼腕。
笔记本里的许多东西,都是李大成随手记下的,既有战略、工程进度,也有一些零碎的感想之类,若李大成醒着是绝对不会让顾其行念这些东西的,这本笔记本里的许多东西,都是战略绝密,一旦泄露了,大沽口一战就会全盘皆输。
好在今天看戏清空了茶楼,好在顾其行先打发走了唱戏的名伶、乐手,好在李大成的这些护卫,都是贴身的护卫,不然李大成若是知道顾其行念了不该念的东西,非得宰了他不成。
这些东西,李大成不是不想让底下人知道,而是没有可用的人呐!李大憨算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