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煽风点火 (第2/3页)
尔战争还是如此,一旦再开大清战场,天知道日不落帝国能不能承受的起这样的战争,发生在南非的布尔战争,占用了英国太多的军队,也消耗了太多的国力,反正英国人是不想在远东打这样一场战争的,不用朝廷告知什么,洋鬼子们自个儿就吵成了一团。
英美法三国,自然不支持这样的战争,德日俄三国依旧气焰嚣张,眼见远征军就要到了,德国这边的气焰最是嚣张。
桂顺的折子,借用了德皇的匈奴宣言,不要宽恕,也不要俘虏,谁落入你们的手中,谁就遭殃!像一千年前的匈奴人在他们的国王阿提拉领导下声威远播,至今还在传说和童话之中威风凛凛一样,德国人的声威也要靠你们在中国流传千年,使中国人永远不敢再对德国人侧目而视。
推己及人,这样的言论,诸洋鬼子也很难接受的,若是被大清的四万万百姓记住,这事儿真的就大了,在英国人眼中,德皇威廉二世就是个嘴贱的货,布尔战争之中,这货还给德兰士瓦总统发过贺电,直接恶化了英德关系,这货这次又说了不该说的话,一旦引发真正的乱局,遭殃的是谁?英国人首当其冲。
做戏就要做全套,桂顺上的折子,说的话有些含糊其辞,但传给洋鬼子的消息就是有鼻子有眼了,近几天之中,彻底摧毁天津租界,表一表振威军的决心,肯定是要有的。
一支可以歼灭万余陆军的军队,要摧毁只剩两三千兵力的天津租界,到底有多大的难度?京城使馆区的洋鬼子们也想不出,除了作为筹码之外,桂顺不摧毁天津租界的原因。
有了这些流言与情报的推动,掌握局势的不再是诸洋鬼子与紫禁城中的老娘们了,一旦桂顺真的对天津租界下了死手,不得不战恐怕就是大清朝廷不得不做的选择了,起码诸洋鬼子是这么认为的。
就在华利益来说,英美法三国都不想发生这样的战争,尤其是英国人,这一仗虽说战胜的希望很大。可时间呢?布尔战争已经打了两次了,缠绵近二十年,一旦在大清也有了一场这样的战争,又该打多久呢?
激烈的争论,在洋鬼子之间开始。李大成煽风点火的举动,也没有就此终止,有些话用来煽动人心很不错,以后的桂顺也需要人望,这次的事儿也是在为将来做打算,不趁机扩大一下影响。对不起这么好的机会。
让李诚有派人带着银子到南方雇人吹法螺,从现在开始到战争结束,这场戏演不完,真正大面积的振奋人心,就从这里开始了。
顾其行那边很快就给李大成回了电报。无事、斥责、叙谈,六个字说明了一切,李大成给桂顺出的主意,虽说过激了一些,但很符合老娘们的胃口,威慑诸洋鬼子,提高她在诸洋鬼子眼中的地位,这是老娘们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儿。桂顺歪打正着了,老娘们自然要顺水推舟的。
远东的有些事儿如果英国人犹豫不决,还是可以成功的。如果英国人坚决反对,就很难成功了,法国只占下了越南,就是一个实例,小日本的崛起,也有英国人的影子。
现在英国人真是不想在大清引发太大规模的战争。他这边态度一坚决,出于利益考虑美法自然要支持的。小日本也要犹豫一下,德俄两国的态度也不是那么的坚决了。
换船。还是更大规模的战争,诸洋鬼子心里都有各自的打算,暂时缓和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有了英国人的斡旋,谈判桌上的形势好转了一些。
李大成也借着机会,让桂顺在老娘们那里请旨,一月之内从南边调来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