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外强中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外强中干 (第2/3页)

,桂顺这边就要出让一部分利益了,这是君子协定,定下了必须要履行的,不然就要与李鸿章的势力全盘开战,不说李鸿章本人,盘踞在江南的盛宣怀就很不好对付,而且他与李大成未来的利益区间有冲突,现在出让利益,以后就要吃亏喽……

    这次李大成坐在电报机前,沉吟了好长时间,就桂顺来说,这事儿应当立马答应,但就李大成来说,这个时候妥协,对他将来的发展不利,桂顺也只是李大成立在朝廷的一面旗子,作用不小位置也关键,但值不值得为此付出以后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事儿要两说。

    将桂顺推到谈判桌上,走洋鬼子的路子,难度也是不小,如今德日俄可是分外仇视桂顺的,即便有英国支持,也很难将桂顺顶上去,再者英国支不支持还是两说,其他国家没这个实力。

    朝廷中人,荣禄是可以的,庆王也是可以的,但荣禄是个油水,占他的便宜更难,庆王那边也与桂顺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那边不落井下石就好,想要他推桂顺上位,没有可能的。

    直接让桂顺去求老娘们,在这个关键时候,没有可靠的推荐,老娘们是不敢用桂顺的,李鸿章那边虽说也有些外强中干,貌似却是桂顺上位的唯一门户,时间对李大成来说很关键,以后的利益是以后的利益,眼前的利益更为重要,想明白了这一点,李大成给李鸿章那边发去了四个字:携手并进。

    这算是答应了李鸿章的条件,但那边如何抉择是李大成影响不了的,保桂顺也不是只有李鸿章这一条路,另一条路,就是直接让振威军攻击天津租界,这条路更不好走,很容易招致老娘们的忌惮,一旦走了这条路,桂顺这一步棋,只怕就很难再走下去了。

    选与不选对李大成来说很明白,若以后盛宣怀挡道,再利用别人对付他也不是不成,携手并进可不是肝脑涂地,总有一些自由空间的。

    与李鸿章隔空握手言合之后,那边就没了消息,李大成也不犹豫,直接让王勇钦拟了一份谈判的条陈,差人连夜送去京城,这些东西,就不能通过电报转发了。许多东西露出来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桂顺现在担待不起。

    或许是为了大清,或许是为了北洋,李鸿章那边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上了推荐桂顺参与谈判的电报折,对于李鸿章,老娘们那边也是极为信重的,下午时分,京城的顾其行来了电报,谈判的章程那边收到了。桂顺也正式走上了谈判桌,当然,给他的位子不可能是主导谈判的那个。剩下的就看桂顺的临场发挥了。

    以津门租界作为威胁,对诸洋鬼子而言有作用,但作用并不大,想要以津门租界做筹码,让双方消弭所有的仇恨进行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

    桂顺在谈判桌上的表现算是不错,但他的筹码还是太少。远不足以让洋鬼子立马做出妥协与让步。桂顺在谈判桌上越俎代庖,抢了庆王与荣禄的差事儿。这事儿也在京城闹了一场,但说千道万。桂顺的手段是有利于促进和谈进程的,只这一条,老娘们就不得不用桂顺。

    接下来的谈判依旧艰难。大清朝廷做事拖沓的很,时间对于李大成越来越紧迫,不知什么时候到达的德国鬼子,对大沽口的威胁太大,一旦开战,让桂顺在谈判桌上建功的想法就要随着战争一拍两散了。

    逼着洋鬼子付出一定的代价做出暂时的妥协,是必须要做了,真正的和谈,对中外双方来说,必须是要打出来的,三四天的时间,就在朝廷的拖沓之中被浪费,这样的浪费,现在的大清和振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