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众矢之的(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众矢之的(下) (第2/3页)

西快是快,但有一条不好,这东西有记录,有些太过隐秘的话,李大成这边还是用人来传递消息的。

    培养振威军自己的通信人员,现在也只能是个妄想,时间不够,没有门路,这些事儿北洋不支持,李大成也只能看着。

    武卫前军杨慕时那边倒是听话,将于培河发了过来,于培河这厮也乐得跟着桂贝勒这个宗室贵人效力,一支由津门三教九流组成的情报部队,也在李大成看戏的间隙之中,由于培河建了起来。

    李大成不断加强振威军对津门控制力的时候,袁世凯跟南北洋的人,也开始对桂顺发难了。

    这三方势力的攻讦,比清流们有力的多,擅权揽权、飞扬跋扈这八个字,被那些人演绎起来,可谓是杀气冲天,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桂顺万劫不复了,可现在的结果如何?

    桂顺那厮,恐怕正在京师的宅子里嘬牙管呢!老娘们不发话,桂顺就是真有罪,也是没事儿人一个。

    京师那边的局势一日三变,桂顺那边也不是在京师磨洋工,每天进宫报道,与老娘们插科打诨拉近关系,就是桂顺的任务。

    解除对使馆区的封锁,进入短暂的和谈阶段,在桂顺以及一些明白人的撺掇之下,老娘们自然顺水推舟,允了。

    这样的交涉,其实一直在进行,只不过津门一战之后,洋鬼子内部也多了许多不和谐的声响。

    以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为首的英法美外交官,偏向于大清一方,赫德在华四十余年,是个真正的中国通,对于大清的局势,他看的比谁都明白,大清朝廷的存在有利于各国的在华利益,他的言论,自然有许多拥趸,再者英国人现在正忙于布尔战争呢!两线作战,在海外大举用兵,英国政府不会支持,开战,没有足够的军队做依托,大清的利益只能被其他各国瓜分,吃不到最大的一份蛋糕,英国人不会傻乎乎的去支持德日俄。

    德国属于激进势力,德皇想在海外确立一下德意志的威信,闹义和团的大清,正好是最恰当的立威对象。德国的七千远征军,已经在路上了,对于现在的和谈,德国人兴趣不大,他们提的杀掉桂顺、杀掉支持义和团的大清官员。这样的条件,别说朝廷不会答应,就连英法美等国也不会支持,没有明确的胜败,这样的条件只会激发矛盾冲突。

    日俄是狼崽子,除了在谈判桌上灌**汤之外。两家都在积极筹措军队以备再战,义和团之事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大清傻乎乎的对十一国宣战也是两国的机会。

    东西洋列强,无非就是英法美德日俄,至于其他的洋鬼子还没有跟大清放对儿的资格。即便大清打不过小日本,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资格。

    无论是与十一国宣战,还是与六国宣战,对大清来说都无所谓,义和团至少触及到了英法美德俄五国的利益,仗总是要打的,宣战与否、与几国宣战无所谓,因为日俄两国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即便英法美三国不支持,他们也会对大清开战的。

    小日本一国大清都对付不了,再加一个老毛子。怎么打怎么输,虽说在军事实力上李鸿章的洋务有些不尽人意,但李鸿章的洋务也不是虚的,欧美日俄的一些情报,他那边也是实时的,德日俄三国与大清开战是肯定的。北洋的情报可以确定现在不是谈判的时候,东南一带除了继续撺掇下面的人攻讦桂顺之外。动作不大。

    北洋的这些情报,李鸿章没有独占。而是给了朝廷,依着顾其行发回来的情报,李大成估算了一下,接下来的大沽口保卫战,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