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先发制人(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先发制人(下) (第2/3页)

怎么看?振威军那边已经发动了,这仗说不好今夜就得打,朝廷那边没个准信儿,咱们不好逾越呐……”

    虽说相处了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李大成给顾其行的印象就是说一不二、乾纲独断,大事这位二爷为桂贝勒做主,小事儿才是他顾其行的差事,这一问蹊跷。

    桂顺桂贝勒,顾其行在京中就没听过有这么一号人,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现在这奕载溥三字打头才算是真正的宗室之人,桂顺?即便是宗室怕也是旁支的不入流,宗室这潭水浑的很,顾其行现在还没摸清桂顺的底细,这位二爷的来历更是神秘的紧。

    “二爷,其行有什么做的不妥的地方?”

    心思百转千回之后,顾其行没听懂李大成这位二爷话里的意思,上位之人放屁都是五迷三道的,听不好话音儿是大忌讳,没想明白的顾其行,索性就战战兢兢的问了出来。

    “嗨……你这是多心了,咱们行事必须要遵行朝廷法令,无论是办了裕禄、廷雍还是军管津门,上谕、懿旨、律条之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开战之事太大,洋鬼子主攻可以另说另讲,咱们主攻事儿就大了,没有朝廷的旨意擅自开战,说的轻一些是逾越,说的重了就是忤逆叛乱。

    刚刚贝勒爷说了京中的批示,这‘知道了’三个字说的有些不明不白,今明之战咱们必须主攻,若是由着洋鬼子主攻,先手一失,咱们离着战败就不远了,主攻这事儿没有旨意咱们就做不得,我问的是这个。”

    官场做事就是麻烦,弯弯绕太多,听了顾其行有些胆战心惊的反问,李大成讪讪一笑给出了解释。

    “哦……

    此事二爷无须忧心,京中那边的消息其行想了一下,午时之后见分晓,今个儿的朝会怕是议的就是开战之事,若是京中有了消息咱们半下午就能知道,依着目前的局势,开战怕是难免的。”

    松了一口气之后,顾其行也是警惕了自己一番,桂贝勒好糊弄,但这位二爷可不好糊弄,他虽说年轻,但这城府却深得很,不可捉摸啊!

    “这话太虚,主攻之权涉及胜败,擅自动兵决战津门此事短期之内可以瞒住朝廷,但洋鬼子那边肯定会揭咱们的根底儿,没有上谕、懿旨,无论胜败都是罪过,天大的罪过!

    贝勒爷以后还是要领军的,这样的污点、劣迹,绝不能在贝勒爷的身上被发现,老顾,请旨开战,你这边有多少把握?”

    打仗,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津门之战,易在战、难在令,易在过程、难在开端;无令开战那是找死,失了先机有败无胜,这战事顺利与否,朝廷那边是关键。

    桂顺想要稳立京师,兵权是少不了的,即便无令开战可以将功抵过,但以后桂顺的统兵之权也就没了,老娘们那边容不下忤逆之徒桂顺。

    后发制人是需要实力的,振威军上下现在除了人多,实力、战力有近乎无,一旦让洋鬼子的军队摆好了阵势,以冷兵器为主的振威军冲击以**为主的洋鬼子阵地,与找死无异。

    先发制人,打的就是一个乱字,只要能在一个点上将洋鬼子与振威军混在一起,近战也就有了,振威军人多势众的优势也就可以发挥出来了,不然,付出的代价即便是三十万振威军也会承受不起的。

    “二爷,京中局势如今以端王、刚毅、徐桐这些主战派为主,原本执掌京中大权的庆王、荣禄等人纷纷退避,袁世凯避在山东,东南一带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撇出了一个东南互保与朝廷离心离德。

    局势就是官场,官场要的是权势,主战派想要保住权势,非战不可!

    撇开宗室诸王公贝勒,京中的刚毅、徐桐,山西的毓贤,多半靠挟欺带诈的嘴皮子功夫上位,他们的权势就在一张嘴上。

    义和团在京师闹的有些离谱了,若此时这些人归于沉寂闭上了嘴,那他们的权势也就没了,朝廷的清算近在眼前,一旦清算开始,朝廷饶不了他们、洋鬼子也一样饶不了他们。

    咱们不得不先发制人,他们何尝不是呢?为社稷大局引颈就戮,这些人不会!

    既然京中让咱们等消息,必然是开战的消息!”

    明白了李大成的意思,顾其行也就分析了一下如今的朝局,明白人可不止庆王、荣禄、袁世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顾其行这样的师爷对于大局的看法也是相当独到的。

    真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