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管(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军管(四) (第3/3页)

成这个二爷,谁曾想,人家挤过人群就进了大堂,好嘛!这位更滑,除了死人谁都不得罪!

    “老顾,外面这些人,没给他们说咱们的对策吗?”

    在大清做官要有威,由着这些人胡闹,坏的是桂顺的脸面,这可不是戏班子,谁想唱就能来上一段,李大成本想杀几个的,但想到人家的动作还算克制,这才按下杀心,进屋找到了顾其行。

    “此事廷杰那边不支持,咱们的规矩虽说放下去了,但下面的抵触也不少,这些人多半是有根底儿的,贝勒爷这边说等二爷回来再拿主意!

    这些人是廷杰离开府署之后来的,他们之前拜会过廷杰,二爷,只怕这事儿背后还有廷杰的影子,他想分贝勒爷的权,依靠津门的士绅名流与咱们分庭抗礼。”

    顾其行的分析有那么点意思,可惜在李大成看来,与军队叫板只是螳臂当车而已,没有军队做依靠,廷杰那边的气不足。

    “这样啊!那就让振威军下去封锁出入津门的要道,这时候也该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钱老八,让老曹的人封了津门北进南撤的要道,他不是要扩军吗?正好这也是个机会!”

    有些事儿瞒不住顾其行,李大成下令也没什么避讳,听了李大成的话之后,顾其行这边眉头一扬又有了主意。

    “二爷,咱们不妨在津门散播一些谣言,让津门的士绅百姓,知道咱们守不住津门。

    您说的报效不错,朝廷用兵少不了地方士绅大户的报效,军管只是对津门而言,津门士绅大户的报效还没提上来呢!

    这些士绅大户,家大业大,想要北进南撤,可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如今谁最怕津门失陷,不是咱们,是那些个士绅大户!

    洋鬼子在大沽口做的事儿,瞒得住百姓瞒不住那些个士绅大户,洋鬼子随走随掠,咱们不保他们,他们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报国捐、护城捐也不是咱们一家做过,二爷这报效二字用的妙啊!”

    顾其行的心思果然够毒,听完了他的说法李大成点了点头,这主意不坏。

    “就这么着!赶紧将他们驱散,不要让他们伤了贝勒爷的脸面。

    津门百姓北撤是早晚的事儿,不妨先让一部分愿意走的北撤,银钱咱们不能给,但路上的粮食府库这边可以拨派一些。

    若是运河上有北行的空船,也可以捎带一些百姓过去,有一点要注意,车辆可以出城,但牛马不成,咱们打仗还需要这些畜力,能买则买、可以用粮食换,实在不识相的就用军管之法。

    记住!迁移百姓,府署这边可以吃些亏,要对他们示以贝勒爷的恩惠,别让他们到了京师说贝勒爷的坏话,此事重要!”

    李大成的办法很好,但顾其行这边却有犯难的地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今天刚给振威军拨派了十万石粮食,就这么个吃法,百万大仓也只能坚持十天呐!

    “二爷,咱们的粮食可不怎么凑手,这北迁的百姓,一两天就能走到京城,咱们这边放粮是不是有些多余?”

    “京城那边一样缺粮,先走的这些,一人十斤粮食,勒一勒城中百姓的口粮,津门粮食的发放就依着一日两次来,没人每次二两粮食,这样也好逼着他们北进。

    津门怕是守不住的,这些事儿官署这边要做在前头。”

    军管之法虽说粗暴野蛮了一些,但无疑是一个逼迫百姓迁移的好法子,只要顾其行这边能勒住了粮食,多半人是撑不下去的,这样最终的死伤也会少很多的。

    “明白了!其行这就去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