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军管(二) (第2/3页)
黄河拳,曹宝福说话不会这么啰嗦,但现在的黄河拳已经有二三十万人了,像他们这些土埋脖子的老东西,人家看不看得上眼啊?
“这事儿……你许的什么价码?”
“三十两!”
“五十吧!再加两石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大师兄仁义!”
“仁义?老曹,打洋鬼子就在这两天,振威军上下缺枪少炮,老子是让你们上去堵枪眼儿送命的,这叫仁义?
你们这帮老漕勇此战之后,怕是活不几个,这事儿你想明白了?”
大军冲杀,李大成用不着曹宝福他们这群人,但撤退的时候,津门必然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洋鬼子大军在后,曹宝福这一万多人,就是李大成留下的人墙,在津门打巷战迟滞洋鬼子的进军速度用的,全军覆没只怕是定局了。
让义和团冲杀在前,李大成没什么心理负担,毕竟他们之中的多数人,都是主动要闹拳的,曹宝福这边不同,这一万多老漕勇的底细李大成也清楚,小半才是真正操练过漕勇团练,其余大半都是自山东招来的老汉呐!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拿钱买命。
“要不俺说大师兄仁义吗?咱们这些土埋脖子的老东西,活着为啥?还不是为了儿孙,这有一年没一年的挣着命活,还能活几年,有个病有个灾的,就得拖累儿女。
大师兄这买卖虽说不仁义,但事儿做的仁义,咱们这一万多老东西拿命换的银子,足够儿孙两辈吃饱了,这还不是赚了?
大师兄,您瞧瞧,这是俺儿媳妇给俺做的寿衣,估摸着时间,俺这头七家里已经烧完了,等俺没了,也差不多烧过二七、三七喽!
俺带的这帮子老兄弟,都背着这么个包袱,里面没别的就是寿衣寿鞋,往常年俺们这样的老东西走了也就走了,草席一卷埋了也就完了,哪有闲钱烧七、吃供养呢?
大师兄只管放心,这买卖您这边仁义俺们这边也不耍鬼,该死就死,没二话!”
看着面前曹宝福的黑色粗布寿衣,李大成无话可说了,这债算是欠下了。
“找几个识字的,弄一份花名册,让老六存在山东,李大成以后绝不亏待老爷子们的家眷,哪怕是再大的灾荒,老子就是割自己的肉,也绝不会让这些人家有人饿死!”
“花名册在沧州府的时候就弄好了,有了大师兄这句话,俺们走的更放心!”
“成了!这些天吃饱吃好,一应用度找老六的人。”
大战未启,曹宝福先给李大成加了一份重担,也不知将来扛不扛得动?
有些落寞的走出屋子,李大成等在了府署大堂之外,军管之法的商议仍在进行之中,廷杰那边并不支持这样的办法,这跟纵兵为祸是没有区别的。
但府署之中说了算的不是他,他的声音再响,也只是声音而已,影响不了顾其行那边的施政。
大堂里议事完毕,聂罗二人带着津门的一众司库官员走了出来,两个老头的脸色也不怎么好,显然他们俩昨夜也是过了个不眠之夜,昨夜对津门的许多人来说应该也是个不眠之夜。
“二爷,咱们先走城内的几个修械所跟仓库,那边应该还有些存余的。”
因为昨天与李大成闹了不快,聂士成没说话,罗荣光这边代为安排了待会儿的行程,但城内的武库跟修械所被裕禄糟蹋过了,也不知还有多少存余。
“嗯!咱们要快一些,尽量在午饭之前将枪械发下去,聂军门,教授枪械用法之事,就是你武卫军的差事了。”
“此事标下责无旁贷!
二爷,这津门的舆论一向言辞激烈,军管之法虽对津门大局有益,但士绅那边恐怕会群情滔滔呐!”
现在大家伙同坐一条船,聂士成这话可不是为了士绅着想,而是让李大成防范一下士绅们的攻讦。
“就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