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官民合作好处多(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官民合作好处多(上) (第3/3页)

掌柜愿意看着沧州府百姓受粮价飞涨的盘剥?”

    “江苏昌丰号、裕昌号的稻米,豫北秦孙两东家的谷麦,山西谷昌号、昌兴号的陕谷。

    豫北缺盐,秦孙两东家也是豫地的两大盐枭,山西昌兴号也做私盐买卖,这三家的地盘离运河较近,只要大师兄将盐货沿运河运到离他们最近的地方,陆路运输跟关卡,他们自己就可以办好。

    江苏昌丰的东家是盐商,大师兄还是要谨慎些的。”

    刘昌赫做买卖的眼光虽说差了一些,但对商场的一些秘密还是掌握的很牢靠,几句话,就点出了以盐换粮的路径,河南、山西,成了李大成最重要的目标。

    至于苏浙,稻米的价格太高,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吃得起的,苏浙的粮道还是需要暂缓一些的,先做以物易物的买卖,最符合李大成的利益。

    “好!不知刘掌柜能否为我引荐一下,豫北及山西的几位掌柜呢?”

    李大成这话就是一个试探,想刘昌赫对这几家这么熟悉,粮栈的买卖又是不分季节的,说不定沧州府就有这些粮商的伙计或是掌柜。

    “这……这事儿还是需要敝号东家点头的。”

    “可以,刘掌柜尽快给我答复,毕竟这是为了沧州府的百姓着想!”

    “晌午吧!”

    “好!告辞!”

    “告辞!”

    接下了粮食,难民营的气氛又是一稳,这么多的粮食有了,难民们也就有了主心骨,有粮食就有活路,这里可以长呆了。

    难民是流动的,止住了之后,就会在一地聚集,李大成问了问,从扎下营地到现在,难民的数量又多了几千,其中有很多队伍是清一色男人组成的,这不是难民,是山东来的义和团。

    “老八,叫曹老二来!”

    有了漕勇,曹老二曹宝初这些人的作用就不大了,有了买卖让他们操本行更合适一些,毕竟此去京津,玩的是命。

    “大师兄,您喊我?”

    “嗯!曹老二,让你继续干漕工愿意吗?”

    “有活儿自然最好,俺们还能出把子力气的。”

    “往豫北、山西贩私盐换粮食!”

    “大师兄,这是要杀头的!”

    “干不干,给句痛快话,价钱好商量!”

    有了更容易来钱的路子,谁还会去出死力呢?曹宝初不是什么圣人,百姓也不是什么圣人,趋利是本性,也不算是要挟。

    “跟着大师兄俺放心,干了!”

    “船的事儿,弄得怎么样了?”

    “昨个儿一晚上,在沧州府买了五条船,旧了一些但还能用个几年,俺已经让人下去了,山东、直隶的旧船,一两天就能到,十几二十艘应该稳妥。

    大师兄,这个时候要买好船,就得去江南,那边的粮船,都是好船呐!再找些俺们山东的船工,大师兄放心三天的路程,咱们使使劲一天一夜,就能跑出来。”

    五艘船,对李大成来说太少,江船他也见过,也就能装几十个人,三四千人,至少需要一百江船,曹宝初的主意不错,让江南的粮商南下,连粮带船一起留下最好。

    “这些船一般能载多少东西?”

    “走运河的船,小的万斤,大的十万斤往上,江南的粮船,一般都是五万斤上下的硬帆船。”

    “好,知道江南粮商吗?”

    “知道几个。”

    “他们有船?”

    “有!”

    “派几个人去去散播消息,就说沧州府的粮价奇高!”

    算算时间,大侄子李诚有也差不多快回来了,这时候派出曹老二的人手,一是可以节省些时间,二是可以试试他们的忠诚,若是在高寨埋得银子没了,曹老二的人就不足信了,这几天的时间,也正好召集灾民,将沧州府的陈盐给弄出来。

    ;

    扫描起点微信二维码,全民抢答冷知识,拿勋章,赢大奖!

    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参与!

    各种大奖,轻松拿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