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 有龙 (第2/3页)
苍老道士当真是不谙世情,苦笑道:“好多年前就没了身影喽,不知是飞升上天还是神形俱损。”
背负双刀的年轻人眨眨眼,手上的果子不知何时已经吃的只剩下果壳,随便丢到一旁,看向树丛旁探出一个脑袋的小道士,他突然咧嘴笑了笑。
小道士生得唇红齿白,可爱极了,好像是怕生,看见年轻人突然又将头缩了回去。
老道士轻轻叹气,放下竹竿,瞥了眼竹笼,转头笑道:“段玉清,贫道最后问一句,你真要摊凉州这个浑水?为己还是为人?”
段玉清笑而不语,纹丝不动。
背后两把长刀被太阳晒得铮亮,年轻人突然发声道:“此次,也是武当山得一个机遇。”
苍老道士笑了笑。
段玉清问道:“武当好歹是曾经得天下道庭,你就忍心看的他如此衰败下去?”
老道士摇头道:“小虽然小了点,但勉强还有一缕香火延续不是?若是此行败了,武当山可真要在历史上除名了。”
段玉清叹了口气,仰着头喃喃道:“看来此行算是白跑喽,真就该让他来,将武当掀得天翻地覆,你才肯点头。”
苍老道士哈哈大笑道:“你这话可就说错了,武当这不还有个极有血性得徒儿吗。”
段玉清随意拿起一个果子,轻轻咬上一口,沉声道:“看来你是早有预谋啊,老家伙。不过我先跟你提个醒,这个江湖还没老去,新生一代还是歪七扭八得,就这样放着下山,真不怕气运一耗殆尽?”
苍老道士语调古板耻笑道:“既然吴晨都不怕他儿子没命,贫道又怕什么呢?”
两个在江湖地位举足轻重的语气平常的聊的足以左右天下的大事,身旁的年轻人听的是目瞪口呆,先前还以为是寻常老朋友见面的调侃,现在看来,两个人都有所行动。
这个大玄的天真的要乱了?
那老师还让师兄在山上练什么大道?
年轻刀客满脑子不解。
段玉清养气功夫不弱,半点不怒。
好在苍老道士附加了一句:“贫道只能给你徒儿算这一次。”
段玉清心里早已乐开了花,但还是继续平声静气说道:“好,那就麻烦老……仙长了。”
苍老道士点头道:“善。”
段玉清轻声道:“老道长,我也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
苍老道士淡淡一笑,嗤笑道:“怎么,天下还有你想不通的问题?”
段玉清脸色凝重了几分,起身负手而立在石头上,漆黑的双眸越发明亮,他道:“前半辈子浪迹官场,我以为我能以一棋妙手回春天下,将摇摇欲坠的皇朝挽回正轨,只是越到后头,越觉得路途遥遥。后半辈子,又在江湖瞎混,深入了解儒家,佛家,道家,才发现一个事实,现在的天下,佛家偏离佛道成不了活佛,儒家偏离儒道成不了圣人,道家偏离道子的道成不了仙人。老家伙,你目光独特,能否解我心中疑惑。”
老道士微笑道:“君子立危墙而三思则诶,这是两千年前李夫子所言,如今你这般年纪能有这等眼光魄力,倒也说的通。贫道窃以为人能修正身心,聚真精真神,自可孕育大才大德。至于根柢何在,是在儒家那边,是释门那边,还是贫道所在的道教这边,倒也无关痛痒。不说三大主流教派,就说凉州江湖三千大道,其实走到后头都是殊途同归,至于庙堂上的道理,贫道也只能说一国之气,必是一人之气运,千千万万的人,汇成一国,前朝已然成为历史,后人只得吸取教训,如果再卷土重来,那不是前朝,而是一个崭新的朝代。”
不说背负长刀的年轻人,就说一辈子都书籍不离手的前朝大国手对此话都吃惊不已。
这老道士修为究竟如何?半步成仙还是已经成仙,或许是天上降下的一个法身,一口气倒是能把天地都塞入嘴中!
夫子两千年前已将道理说尽,这老道士今日却把话说得差不多没余地了。
段玉清表情严肃,恭敬作揖,轻声道:“那我就将徒儿放在老东西你这了,他的根基不错,跟着你定然能有所作为。”
年轻人连忙起身,却被段玉清一手压了下去,“好好跟着他学道,日后出去也能给师傅争争光。”
背负双刀的年轻人热泪盈眶,跪在地上给师傅磕了三个响头。
段玉清没说什么,只是一笑,便转身离开。
走出一段距离后,他下意识转头望去,那武功应该一般言谈却吓人的老道人仍然没有动静。
等到段玉清身影远去,苍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