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 (第2/3页)
算了又算,最后叹了口气,日后未到。
这让三清道士傻了眼。
三小真人揉了揉身旁师弟的头,整座龙虎山,也许只有师傅和自己知道三清小道士天赋是多么恐怖,从自己打算撰写丹书的一天,也是小师弟上山的那一天,不知为何,三清小道士对谁都不亲近,唯独就喜欢看自己在天地里种红薯,得知三小真人要写丹书,一头扎进龙虎藏书阁中,遍览典籍三年,虽说不至于三年走出一条新路,但不拘泥于内丹外丹,内外兼修,这个想法的的确确是三清小道士提出,作为师兄的三小真人进一步改善。
因此这些年炼丹,三小真人炼丹,必定将三清小道士给拉来一起,指望他观丹炼炉突然来个醍醐灌顶的建议,从中再找出一条不同于世间主流的炼丹之道。
在太子殿下眼中这个整日倒着骑驴,挂着木剑游山玩水的小道士,可在所有师兄眼中,三清小道士却是真真切切未来清字一辈的龙虎掌教人。足足六千字的《道门剑心法门》,在三大天师之一的清山天师看来完全就是道门五百年来最妙不可言的密典,它哪里是在练剑,根本就是在教人如何得无上大道!清山天师从不会讳言六千字真是留给三清小道士修炼,还有像那齐雨能跟在三清小道士修炼剑法,还是在三小真人撮合下,别看一招一式来的简单,分明糅合玉柱心法和武当剑术的最高境界,从道家最为出名的剑道法门打下基础,不用几年,定能赶超太子殿下,至于一剑能不能刺死,就当真不知道了。
三小真人曾拍着胸脯给太子殿下保证,此话一出,差点没被玄承熙身后的弓弩精兵借着谋害储君之罪射成筛子。
骑毛驴的年轻道士哪里知道自己这些作为是何等惊世骇俗,只是一股脑想将掌教坐化前留下的奇门道术练之大成,好堂堂正正从龙虎山下道门走出。
三清小道士皱紧眉头盯着丹炉,突然扯了扯三小真人的衣袖,轻声道:“成了。”
三小真人颔首,一炉耗费金银无数的丹药成丹,不用想就知道多么珍贵,虽说现在离成功十不离九,还是保险起见立即双袖一卷,就带着三清小道士往后疾速飘去。
一声轰鸣,丹炉最后一丝青火熄灭。
整个龙虎山都听到这声刺破耳膜的巨响,各个山峰道观宫殿都能瞧见一股浓烈青烟滚滚从山顶袭来,途径的道士们对视一眼,想必定是两位真人闲来无事炼丹,抬头看见这股烟后继续干活去。
龙虎山顶上师兄弟两人虽然即使闪躲,或多或少还是吃了些许炉灰,浓烟滚滚中,三小真人衣袖一挥,一股清风乍起,将身旁黑色迷雾吹散。三清小道士则是很默契的跑向青铜炉子,将门阀打开,一颗散发朦胧光彩的金丹从中滚出。
三清道士捧着金丹走到师兄身前,笑道:“上乘品质。”
三小真人只是面无表情点头,没有想象那么开心,而是道:“这枚丹药记得给齐雨姑娘,估摸境界怎么都要再上一层楼,正是打基础时候。”
三清小道士笑道:“师兄,没想到你还会这般疼人?莫非动了凡心?可得先给你敲个警钟,那是太子殿下看上的人,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大逆不道念头。”
三小真人白了其一眼,不语之过多争辩,衣袖一挥,跑去心疼青铜丹炉,这炉子可是他一点一点亲手锻造而成,龙虎山上名誉在外头可是一放一个响亮,青铜炉鼎只要给京城那位稍稍放个屁,都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但无奈人就是这般忆苦前半辈子。想当初龙虎山还未真正崛起,虽然与另外两个道观其名,外头看起来很是风光,但前朝重佛,道观日子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过的相当拮据,青铜炉鼎整座山峰只有三座,其余两座早早逝去,好在上天感恩三小真人,这一青铜炉鼎至今未出一抹伤痕,当真就如师傅曾言,是承载龙虎气运炉鼎。
三小真人将金丹收入囊中,既然是给准太子妃的,当真要好好保管。蹲在地下细看青铜炉中残余丹渣,伸出两根手指拈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