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 好人坏人 (第2/3页)
香,随后离开,引得无数不知情的家属们感激涕零,直呼太子殿下是重情重义之人。
知晓其中因果的文人们,脸色苍白,灰溜溜逃跑,一回府中就将曾经讨伐玄承熙,逞一时嘴快的文章烧毁。也因此一事,有点脑子的文人都清楚,感情这不动声色,看似对名誉不在乎的太子殿下,实则是个杀人诛心,不念一点情分的主子。
故而在这次的九重楼事件中,太子势力的大臣们高枕无忧,太子殿下的名声在朝堂眼下就是那样不堪入目,当皇帝面出入九重楼那又如何?在旁人看来,是很平常事情,不用大动干戈去维护所谓声誉,甚至有些不嫌事大,平时在太子殿下面前也没怎么响声的大臣,铤而走险,求个露面机会,借此事发挥,上书讨伐二皇子殿下,还不在少数。
太子势力大臣们的忙里偷闲,反观玄通这边大臣们,个个焦头烂额,要不念及二皇子殿下这么多年恩情,早就指着鼻子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玄通在外面的名声与玄承熙那是鲜明对比,一个臭鱼烂虾,烂的不能再烂了,另一个高风亮节,被誉为全大玄希望。
所有人都知二皇子殿下清正廉洁,从不花奢侈钱来装修府邸,出行都与平常人家无异,很是低调,在朝堂上也上奏过不少引人鼓掌建议,更是每逢灾节,出钱出力,赢得满堂喝彩。
就是这么一位近乎完美的殿下,一夜之间,就被玄承熙拖入舆论泥潭,声誉损败。
外头现在可是传的火热,林府自家的日子也过得红火。
用完晚膳的吴晨与马卿文在府中散步,路至一半,偶遇凉风,聊到此事,马学士很不解的问道:“要说二皇子殿下应当料到这个局面,眼下时节特殊,岂能冒这等风险?”
玄大当家向来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主子,昨日还与大臣商讨至半夜,是否在南州开辟一条运河,连通整个南州,用以水运,过几日上朝又改了主意,要行前朝节省之道。
几天没睡的大臣们站在金銮殿上,顶着双黑眼圈,累的手都颤抖,各个敢怒不敢言的憋屈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