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渊而行 (第2/3页)
山,民不聊生。
黄有德担心自己爹娘,趁着夜色人静,他下了山。
跋山涉水,踏遍尸山血海,他还是晚了一步。
爹娘不是被人杀死的,而是饿死的。
乡里人都说人想要下辈子投胎就得走完黄泉路,可自己爹妈是被饿死的,黄有德怕他们没有力气走完,就将自己怀里还没吃完的土豆都给埋进爹妈墓里。
料理完爹妈后事,黄有德回龙虎山了。
惊蛰下山,上山已是冬至。
自己爹妈没保住,山顶土豆也没种成,不过弱冠之年的黄有德被老天师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丢尽龙虎山颜面。
次年,春暖花开,黄有德又下山了,这次不是回家,是入京。
楼台上,原本准备一进城门就将吴家小子骂个狗血淋头的儒生们面露难色,手中半开羽扇又合上,神色凝重,各自看上一眼,没人愿意做出头鸟。
黄有德可是厉害,道儒兼修,道出龙虎山,儒从稷下宫,浸淫十年,在枫兰阁上与吕青衣论道三天三夜,三天里,雷声轰鸣不止,天地崩殂,常人只可远观。
虽然最终黄有德以退三步落败,可天下又能有几人够资格与吕青衣坐而论道?
掰掰一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
别看天下文人多半数落吕青衣自负,骂的也是最为凶猛,黄有德曾经就有言,一旦真是轮到这等人,坐于高台不出十息定要尿裤子。
高阁楼台并不彰显所谓迁客文人气派,小桥流水也不一定只有财米油盐。
骑于高马上的黄有德,左摇右晃,老脸微红,放下酒壶,目不斜视前方。
身后两匹马跟随,一左一右,一男一女,皆是白衣。
男的俊美出尘,腰间系三尺剑,脸上从容淡定。
女的貌美倾国,手持白银抢,柔美不少英气。
速度略微慢于三人的马车上,牵绳马夫,出水芙蓉,一身青绿,气质竟有些偏于儒气。
高坐于楼阁之上的儒客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这四人,除了居首位的黄有德衣衫褴褛,形如乞丐,可又说不得,一张嘴指不定就引来天上滚势青雷,将自己劈成两半。
另外三人,气质绝佳,飘飘遗世独立,怎又会与舞刀弄枪之徒混为一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