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章独孤永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五十章独孤永业 (第1/3页)

    独孤永业在后世的《北齐书》等一系列官方正史中的记载很短暂,‘独孤永业,字世基。本姓刘,中山人也,母改适独孤氏,永业幼随母,为独孤家养,遂从其姓。’

    也就是说独孤永业其实本来不姓独孤而是姓刘,但是在独孤永业幼时因母亲不知道何种原因改嫁到了姓独孤的人家,于是年幼的独孤永业便跟从了独孤这个据说原本就起源于刘秀儿子刘辅裔孙刘进伯的姓氏。

    独孤永业母亲改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个人猜测最有可能的是其父早丧,不然作为一个家庭的男孩是不可能跟随一个寡妇改嫁的,另外作为一个寡妇的儿子,连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都不知道,可想而知独孤永业幼时跟随母亲到了独孤家的生活也不是多好。

    独孤永业此人性格耿直,跟人说话少回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人倔得很,如果一般人的话估计这辈子就这样了,所幸的是年轻时候的独孤永业得到了文宣帝高洋的赏识。

    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任命独孤永业担任中书舍人,因为独孤永业精通文字和筹算,而且非常善于歌舞所以非常得到高洋的欣赏,由此看来大家在做好本专业事情的同时多学几样本领也是非常好的,起码会多上几个机会。

    再后面高洋在位的几年里,独孤永业又先后担任了济州刺史、河阳行台左丞的职务,因为独孤永业久居靠近北周的河阳镇守擅于招抚百姓,北周对于他也是非常忌惮,而后不久独孤永业又升任河阳行台尚书。

    在天保九年各国围殴北齐的时候,北周十万大军在尉迟迥、宇文宪的率领下大举进攻洛阳等地的时候,独孤永业派副将留守河阳,自己则率军渡河前来支援洛阳城,并在老将厍狄干来到洛阳主持大局之前协助守军守住了洛阳城。

    当时因为援军迟迟未至,洛阳城有数次险些被周军攻克,而洛阳城最危险的时候是在一次周军猛烈进攻后,只要第二天周军继续猛攻城池必然不保,关键时刻独孤永业用计命令洛阳城工匠和士兵内连夜赶制两千个马槽。

    这种马槽是那种体量很长的军马槽,一个就长达一丈至少可以供两匹到四匹战马同时使用,通常是行军打仗时因为骑兵战马太多,为了应急才使用的。

    当时洛阳城内潜伏起来的北周细作经过千辛万苦,才刺探到了这个独孤永业故意让他们知道的情报后,急忙将消息传到了城外尉迟迥和宇文宪的手里。

    接到这个消息的尉迟迥和宇文宪当即大惊以为北齐援军将至,要不然为何齐军悄悄的打造马槽呢,这摆明了是准备和援军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我们呀!两千个马槽可以供四千到八千匹战马使用,根据这个数据推算来援的齐军至少也在数万人之多了!

    不行,得赶紧后撤一段路,周军连夜后撤二十里小心翼翼的固守了几日,当尉迟迥和宇文宪通过斥候侦查发现原来是自己上当的时候,已经耽搁了三五日的时间了,城内守军有了这么几天时间的休息已经恢复了精力继续和周军作战一直坚持到了老将军厍狄干率领的大军到来。

    自从北齐凭借高洋时期打下的雄厚国力挺过了各国的围殴之后,因为宿敌北周撤军后又和南陈大打出手已经抽不出精力进攻北齐,而北齐因为北周拥有函谷关天险也不愿再去攻打北周,于是原本镇守齐周边境河阳的独孤永业因为擅于带兵,而且曾经出任过济州刺史对于济州也算很熟悉,因此也被北齐朝廷调来了济州前线。

    因为独孤永业的资历也不比斛律协弱,甚至在有些新生代勋贵眼中独孤永业的资格比斛律协更加深,但是一来斛律协是老将军斛律金的族侄,而独孤永业不过是穷人家的孩子,另外斛律协可以说是这一次高演政变登基的重要助力,所以前来攻打王勇的齐军主帅只能是斛律协。

    自从到了济州前线后,独孤永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