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群雄争霸 (第2/3页)
吐谷浑故地的所有部族不是被夏军屠灭,就是不得不在夏国的强令下离开这里,被迁徙到阎浮洲(澳洲)、新青州(新西兰)等地的牧场,在那里有大量的草场需要这些经验丰富的牧奴。
吐谷浑故地虽然相对河西走廊海拔很高,不过还算是大家可以忍受的地方,在夏国官府用大量草场和其他优良条件的吸引下,还是有二十多万夏国牧民自愿报名迁徙到这里。
二十多万牧民散布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依然显得人口极为稀少,不过王泽也不准备再增加本地牧民的人数,毕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还是太容易遭到破坏,只要能够牢牢地掌控住这片土地,牧民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趁着隋帝国关中之地乱战一团,夏国利用自己在隋帝国内的力量不断鼓动关中的隋帝国民众大批向西逃亡,这些民众大多都被夏国顺着河西走廊安置到了西域各郡和河中之地,那里距离夏国和中原太远,非常缺少民众去充实。
关中的民众大量西逃,河北的民众则是纷纷北逃到滹沱水以北的夏国领地,大河以南的民众纷纷向东出海逃亡,而江淮的隋帝国民众更是纷纷渡江南下,大家都希望能在这乱世中寻找到自己的安乐窝。
随着隋炀帝杨广的死去,维系着隋帝国的最后一根绳索彻底断裂,隋帝国内的战乱全面展开,不仅再是义军四起、盗匪横行,就连大量的地方豪强甚至一些隋帝国的郡县官员都纷纷相互攻伐,企图吞并他人扩充自己的实力。
这时的窦建德在夏军的支持下势力剧增,几乎已经占据了整个大河以北之地,正在与大河以南的瓦岗军、王世充以及河北太行山西面的李唐政权不断争斗,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夺取政权的那一个。
王世充在夺取洛阳占据了河洛之地后,更是后起之秀中比较强大的势力,占据荥阳郡的瓦岗军虽然一时间奈何不得王世充,不过很快李密就将软柿子王薄击败,夺取了王薄手里的淮阳、谯郡、汝南三郡之地。
在张须陀还有杨侗等人被瓦岗军击灭后,王薄原本小日子过得不错,这时见到瓦岗军来抢自己地盘,无奈之下幸好见势不妙逃得快,很快向西夺取了南阳、襄阳一带,并有顺着汉水进一步南下的趋势。
起于彭城的徐圆朗夹在瓦岗军、杜伏威和夏国之间,虽然打不过周边任何一股力量,不过拥有五六万战斗力不错军队的他还是过得比较滋润,虽然扩张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目前谁也不愿意惹他。
相比徐圆朗,纵横江淮的杜伏威就比较牛气,李子通南下消灭了沈法兴,占据了整个江东之地,可是杜伏威却又击败了李子通,夺取了包括江淮、江东以及后世浙江北部的广大富庶地区,甚至还在丹阳郡称帝建立了政权。
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率军西逃,在九江、江夏(武昌)一带又迅速发展起来,再次拥有了数万大军,也算得上这一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