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反隋义军 (第2/3页)
个你死我活,夏军不要插手其内部的战争。
夏国也并不是干看着隋军和反抗军之间的战争,夏国这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正好趁着隋帝国又一次陷入内乱大量迁移他们的百姓到夏国和其他诸侯国中,反正如今各大诸侯国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呢。
很快夏国跟各大反抗势力达成协议,夏军绝对不会从背后进攻他们,这些势力甚至还可以从夏国购买大量的军械、粮食,只不过是要用人口从夏国购买,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
这下各大反王都兴奋了,因为之前隋帝国的不断征发徭役和青壮参军,导致各地的土地抛荒严重,虽然隋帝国各地的粮仓依然存储着大量的粮食,不过这些粮仓大多数都在隋军的控制中。
接下来中原混战,乱世中的粮食肯定是最缺乏的,如果能够从夏国换到足够的粮食和军械,那对于这些反王来说就太好了。
这时隋帝国内部的战争虽然频繁,不过因为战争还没有全部展开,隋帝国依然还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在原本的历史上隋末会从总人口的近六千万人锐减到一千多万,民众死伤非常惨烈。
目前隋帝国的人口虽然也不少,不过这么多人口基本上一多半都集中在正在交战的北方各郡,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人口死亡必然极多,那么多民众在动乱中死亡就太浪费了。
为了尽快的给自己筹集军械和粮食,大量的隋帝国普通百姓被各地的反王纷纷送上夏国派来的船队。
反正这些人留下来不是被杀死就是饿死,还不如拿去换点粮食兵器回来更有用处,隋帝国那么多民众少他几十万几百万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这就是很多反王的普遍心思。
接下来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有超过二百万隋帝国民众通过泗水、淮水、黄河、济水等水系被运输到三齐或者是东海郁洲岛上,在上面经过一番休整、消毒后,又分别被送到夏国各地和各大诸侯国那里。
在夏国不断利用战争从隋帝国运输民众的同时,隋帝国各地的战事也在进行的如火如荼。
在河北隋帝国襄国郡太守郭绚率兵万人讨伐高士达,高士达自以为才略赶不上窦建德,就让窦建德任军司马,将军权让给了他。
于是窦建德让高士达守卫大军辎重,自己则挑选七千精兵抗击郭绚,他向郭绚诈降,表示愿意归服朝廷。
结果郭绚居然相信了窦建德,当即率兵跟随建德行军到长河(今山东德州),却不料这时窦建德居然趁机袭击自己,措手不及的官军当即大败,窦建德杀死了郭绚占据了襄国郡。
这时杨义臣因为被架空愤而逃到东都,担任东都禁军首领的宇文化及担心杨义臣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给他两万士兵让他去镇压河北的叛乱。
在河北的张金称由于之前打败了几股郡兵轻敌而为杨义臣所败斩杀,其余众纷纷归附了势力大振的窦建德,杨义臣见状乘胜追击,准备进一步攻讨势力大振的窦建德。
窦建德得知对高士达说:历观隋将,善用兵者无如义臣,今灭张金称而来,其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