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章大反攻(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八十章大反攻(三) (第2/3页)

化掉这些部众,不必再像过去那般通过杀戮来减少他们的影响。

    隋军虽然可以撤回内长城一线防御夏军,但是内长城北面依然有一个城池他们不得不据守,那就是位于奢延水上游的朔方郡,正好处于内长城以北二三百里的位置。

    原本防守内长城一线的隋军数量并不少,但因为攻打夏国而遭到极大的损失,哪怕杨坚回到关中后又紧急招募到数十万大军,不过这些大军大都还没有完成基本的训练,保卫关中还有些不足又哪里舍得派到北疆来。

    因此朔方郡城中驻守的隋军连万人都没有,当得知隋军不可能来救援自己后这些隋军将士们的心顿时就凉了下来,毕竟第一线作战的是底层的士兵,面对着夏军狂野的攻势认为自己被抛弃的他们愤怒的选择了投降。

    原本杨坚一直认为夏军主力会从河北一路南下,先夺取大河以北的富庶土地,然后才是渡河南下攻占洛阳,再接着才是进攻关中。

    可是如今没想到河北的夏军没有动静了,数十万夏军骑兵却接连攻占了河西走廊和河套、河南地,从北方和西北两个方向极大的威胁到关中之地的安稳,甚至杨坚知道长安城内已经有很多官宦在安排子弟南下巴蜀之地躲避战乱。

    之前杨坚为了抵御韩子高二十多万大军,紧急动员了原本驻扎在陇右的二十多万隋军紧急布防,可如今正北方也有二十万夏军威胁到关中之地,甚至这支夏军因为没有黄河天险的阻拦比占领河西走廊的那支夏军还要有威胁性。

    这时正是隋帝国兵力最为薄弱的时期,夏军抓住的时机非常好。

    无奈的杨坚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决定以大将军史万岁作为朔方行军大总管,调集与夏军隔河对峙隋军中的十五万人北上,另外他还咬牙从自己关中新招募的大军中调拨了十万新兵给史万岁。

    与此同时,杨坚又下令以大将军杨义臣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主持防御河西夏军的重要任务,这时金城这里的隋军仅有不到十万人,要不是因为这段时间黄河水暴涨根本无法阻挡夏军渡河。

    这时杨坚已经无兵可调,在一番挣扎后他紧急调驻扎在原吐谷浑故地的十余万隋军回援陇右支援杨义臣。

    之前隋帝国为了保持对吐谷浑四郡的掌控能力,一直在这片草原上布置着十余万大军,让这片草原上的数十万牧民和贵族都是战战兢兢。

    在攻灭吐谷浑的近二十年来,这片肥美的草原一直为隋帝国提供了数十万匹优良战马,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骢正是其中比较著名的战马,其他提供的牛羊畜产品更是无法详细统计。

    虽然吐谷浑故地对隋帝国也非常重要,羌塘上正在迅速崛起的吐蕃也对这片肥美的草原虎视眈眈,但是这时连帝国心腹地带的关中都开始遭到夏国的强大威胁,杨坚一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杨坚这时已经是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意味,这一点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