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五章大建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五章大建设 (第3/3页)

不能铺设铁轨,不过道路基础耽搁不得。

    为了尽快的修筑好这些对夏国很重要的铁路,夏国足足动员出来三十万名奴隶,二十万名夏国民众,甚至还有一万多名各地抽调出来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另外还有五万名夏军士兵沿途进行保护。

    为了刺激这些奴隶的工作热情,各种执行了数十年的奴隶获得自由身份的规定又一次被重申,再加上过去数十年侥幸获得平民身份的前奴隶进行现场讲解,极大的刺激的了奴隶们的工作热情。

    在数十万各族奴隶和夏国民众的辛苦劳动下,这三条更长的铁路很快就有了一个比较粗略的基础,修筑铁路的事情马虎不得,虽然看着修筑基础很快,但还需要各种自然沉降,所以等铺就铁轨时其实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

    在修筑三条铁路的同时,夏国也在修筑连通北海(贝加尔湖)--完水,以及具沦泊---北难水江州城的几条很重要的驰道。

    这些驰道不是秦朝的驰道,而是具有夏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全部采用三合土混合石子铺就,宽达三十多米,两侧都有排水通畅的排水沟,在随时维护的情况下使用数十年都没有问题。

    这些驰道运输量虽然没有铁路大,但可以并排行驶十余辆马车的他们也能更好的联系夏国和大草原内部,对夏国彻底掌握这片辽阔的土地作用极大。

    如今北海向东一直到完水,以及弓泸水中游的具沦泊(呼伦湖)这片大草原彻底落入到了夏国牧民的掌控中,原本生活在本地的西室韦人早就在夏国的扶贫活动中迁徙到更加富庶的内陆去生活。

    完全发挥民族大团结精神的夏国牧民,自愿来到这片偏远的草原为建设边疆而奋斗,这样高超的利他主义精神让西室韦同胞们一边欣喜万分,一边觉得这些汉人是不是傻子。

    不过汉人牧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不是傻子,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将这里彻底变成了适合自己居住的大草原。

    在迁走了西室韦人,击败了入侵的突厥人后,夏国为更好的掌控这片草长水美的大草原,沿着弓泸水、斡难水先后在几个水草丰美处建立起数十座规模大小不一的城池。

    这些都将是夏国在这里的郡县一级的行政中心,而另外一些地方还有小一些的城堡建立,这些一面是夏国保护自己商队建立的,另外也是一些愿意定居的夏国民众居住的地方。

    大草原上生活物资有限,酷寒的漠北草原上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很,因此夏国不需要对大草原进行全面占领,他们只需要将最肥美的草场占住,管住水草最好的河流湖泊,这样任何一个草原部族都不会脱离他们的目光。

    夏国一边继续埋头发展,一边在北海周围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不知不觉间在大草原上突厥人自己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一个很危险的地步,几乎除了少部分部族还紧跟着突厥人的脚步,其他小部族已经不太在意突厥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