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章大兴城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百三十章大兴城外 (第1/3页)

    (本来想昨天多写几章,补上之前欠的债,不过正好傣族朋友家过开门节,只好后面找机会补上了!)

    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时候。

    连于成静静望着不远处大兴城高大的城墙,黎明前也是一天时间里气温最低的时候,如果是夏季还会觉得凉快,可如今正是冬季。

    不过启明星已经升起,天马上就要亮了,因此连于成也并不是太着急。

    隋唐时期中国还处于一个气候温暖期,根据史书记载,长安城所在的关中之地甚至还可以种植很多亚热带的果木,不过十一月份长安城外隆冬时节的黎明依然寒冷。

    限于天亮才可以打开城门的严格规定,大隋帝国新都城大兴城南门外百步处的空地上已经挤满了等待进城的大隋民众,人群中除了大量等待进城的商人外,数量最多的就是赶着牛车前来卖炭的炭工。

    虽然隋帝国统一后人地矛盾并不太尖锐,但是国家内部依然存在数量不少的失地百姓,尤其是关中作为隋帝国人口最为密集之处,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不在少数。

    这些失地百姓为了谋生,有很多进入秦岭、或者关中周围的其他山地中大量砍伐上好的木材,然后将这些木材烧制成优质的木炭,以此供给长安城内的豪门大户换的收入。

    连于成看着这些烧炭工一个个衣着单薄,在冬季黎明前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不过他们不仅没有哀怨,却看着阴晦的天气还面带喜色,毕竟只有天气寒冷下来,甚至下起大雪来,他们之前辛苦烧制的木炭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来。

    要是王泽在这里的话,恐怕又要嘟囔一通‘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了,另外也必然会嘟嚷一通不知道保护环境之类的昏话,毕竟这些优质木炭需要的都是好木材,一般的木材还不合格呢。

    连于成虽然也在夏国接受了大量保护环境之类的教育,不过很显然刚刚完成统一的大隋还没有那么高的精神境界,甚至官府还颁布了鼓励开垦荒地的法令,更进一步的刺激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山地破坏也加剧起来。

    这个时候的关中之地,经过汉末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乱后,因为过去人口急剧减少环境已经恢复的很好,足可以支撑百十年的开发建设,历史上也是在隋唐对关中开发过度后,才造成这块天府之国在宋朝以后逐渐荒僻下来。

    在寒风中连于成浑身裹得紧紧地,身上的料子明显是用上好的皮毛制成的裘衣,轻软而又密不透风的裘衣让人的体温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暖,而且还不会显得笨重。

    在他身边跟着十几名明显是商人打扮的青年,这些装束明显就是经典的商人装束,可是周围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表面上是普通商队的人群,其实却是夏国派驻在大隋内部的一支细作,为首的便是当初在高句丽做情报工作的连于成。

    当初王泽为了对付东海霸主高句丽,在高句丽内部以简愈、伯奢图、连于成三人各自负责慰礼城、平壤城和辽东城的情报工作,这三人也在当时为夏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高句丽覆灭后,三人中年龄最大的简愈已经年近六十不适合再潜伏敌后,于是开始在王泽的命令下,成立了一个情报分析室,他开始单独负责一部分海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