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四章灭陈之战(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百零四章灭陈之战(上) (第1/3页)

    “柿子先捡软的捏!”

    连小孩子都知道的这句话,杨坚不可能不知道。

    尤其是在大国交锋的时候,这句话尤其显得有道理,杨坚要想保住自己新建立的隋帝国,而不被别人当成软柿子,就必须尽可能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去捏别人的软柿子。

    这时隋帝国一圈的国家和势力已经很少了,北面依然是强大的沙钵略可汗,西北的西域已经成为大头可汗的领地,东北是比突厥还要强大的夏国,东面是汪洋大海。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和益州南部的南蛮之地就从来不会被人列入到自己的考虑中去,环视一周,也就是西面的吐谷浑和南面的陈国是两个软柿子,隋帝国要扩张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最先被杨坚盯上的是吐谷浑。

    没办法,谁让他距离隋帝国的统治核心关中平原这么近呢,从吐谷浑控制的湟水顺流而下进入金城郡(兰州),就直接威胁到关中平原西部的陇西、天水等战略要地了。

    吐谷浑距离关中最近,而且过去周武帝宇文邕也早已经将吐谷浑打的实力大减,早已经不是百年前四大军事帝国的模样了,这就成了隋朝第一个拿吐谷浑开刀的理由。

    这时隋帝国初建立,虽然在进攻王勇的过程中没能获得一丁点人口,又刚刚经过了三总管的战乱,但是整个隋帝国依然有两千五百万的庞大人口资源。

    而且在攻打三齐过程中,北周获得了当初王勇在三齐推广的新型耕种技术,以及大量的先进生产工具。

    而王勇将梁州以东的民众全乎全部迁移一空,反而为隋帝国腾出大片的土地,让杨坚可以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新式耕作推广,使用最少的人力生产处最多的粮食,这一切都让隋朝建立后有了更好的农业基础。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让隋帝国有能力供养更多的军队,而庞大的人力资源,让他们可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甚至西北的养马地出产的战马,让隋帝国建立起一支二十万人的骑兵。

    于是在夏历二十六年,隋文帝杨坚便以弟弟杨爽为主帅,以李充、河间王杨弘、夏州总管豆卢勣分别统帅大军,分三路进攻吐谷浑。

    杨爽就是隋唐演义中的靠山王杨陵的原型,不过这人确实是一个帅才,在原来历史上就是由他率领的大军将突厥打的几乎覆灭,只可惜英年早逝,死时仅有二十八岁。

    在杨爽的率领下,隋军一路出金城顺着湟水攻入青海,一路出临洮攻打吐谷浑东南部、一路出祁连山攻其西北部。

    面对着强大的隋军,吐谷浑不愿束手就擒,但是如今的吐谷浑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三十万隋军很快将破落户的吐谷浑彻底打败,并且将其列入到隋朝的四个郡。

    吐谷浑人从百年前就在青海周边的优良牧场上培育出一种极好的战马,被称为青海骢,隋军攻灭吐谷浑之后不仅给自己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