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二章以隋代周(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零二章以隋代周(下) (第2/3页)

非常善于作战一名大将,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最终选定以韦孝宽来对付实力最强的尉迟迥,事实证明这是他明智的选择。

    韦孝宽其实很早就已经是北周有名的将领之一,虽然他的武功不好,但是却非常有文采,文韬武略极为擅长,算得上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名儒将。

    早在宇文泰刚刚决定反抗高欢时,韦孝宽就已经成为西魏的将领,在玉壁之战(西元546年)中,他率军坚守玉璧城阻击高欢十几万大军的进攻,足足坚守两个多月,杀伤高欢七万多人。

    最终这一战成为东魏和西魏的战略转折点,不可一世的高王(高欢)最终顿师于玉璧城下,因此生病郁郁而终,而韦孝宽组织的这场大战更成为以少胜多的典范,名扬天下。

    在选定了对付尉迟迥的人选后,杨坚又以良瑞对付益州总管王谦,以王毅应对郧州总管司马肖难。

    在同时,杨坚还在不断拉拢、争取其他北周元老重臣的支持,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并州总管李穆。

    李穆是宇文泰的救命恩人,又与尉迟迥是非常好的战友,两人赤诚相待,但是杨坚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着大义名分,最终让李穆选择了支持杨坚,从而影响了很多北周元老的决定。

    这些北周元老决定选择杨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如今的北周虽然实力已经可以统一天下,但是北面突厥还在,东北部又忽然出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夏国政权。阅书斋

    一旦北周陷入长期的战乱,恐怕夏国也不会在那里干看着,很有可能趁着北周内战进军中原,对于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来说,一个农耕汉人国家的危险性是远远超过突厥的。

    随着北周众多元老选择支持杨坚,杨坚逐渐从一开始与三总管平局,变成了逐步占据上风,其他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势力见状纷纷倒向杨坚,于是他的实力更强了。

    李穆虽然投靠了杨坚,他的侄儿却忽然告密说韦孝宽手下大将梁士燕、宇文欣、崔红度受贿,身为重臣的郑译、刘昉便准备将几人撤换,不过杨坚却担心临阵易将的坏处。

    最后还是李德邻献计以高迥作为监军,到前线视察他们的行为。

    高迥是杨坚岳父独孤信的部下,赵贵谋反后,独孤信也因为知情被迫自杀,从那时候起他便一直追随杨坚,于是杨坚便听取了李德邻的建议,只是派出监军,而没有换将。

    在高迥来到韦孝宽驻守的河阳后,大军很快就出发顺着黄河大军直指尉迟迥进发的济州一带。

    韦孝宽和尉迟迥率领大军在济州、梁州、邺城三地之间,大河南北方圆上千里的区域内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不说流血漂橹,也是血流成河。

    也幸好这里的民众绝大多数都被王勇当初迁移一空,才没有造成太多的民众死伤,虽然也有一部分北周民众已经迁徙到了这里,但相对过去的人烟稠密来说这里的民众依然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