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佗钵可汗之死 (第2/3页)
北地将会是双雄并列的一个局面。
之前他们跟随处罗侯进攻夏国失败后,因为王勇求援,王泽忙着参与中原的事情,没有顾得上理会他们。
这就给了乌洛候人一个错觉,以为夏国跟北周一样只要跟他们及时低头认错,就不会遭到任何惩罚,于是他们依然安心的抱着庵罗的大腿,随时等待着下一次再参与到抢掠中去。
乌洛候人对庵罗的巴结很上心,但是庵罗心急如焚又哪里有太多的心思去享受,于是仅仅只在乌洛候人这里停了一天,他就率领八万突厥大军穿过大兴安岭,往于都斤山下的突厥牙帐而去。
事实证明庵罗的选择很对,就在他前往乌洛候人领地的仅仅不到一天时间,燕小五、裴杰、苗军三人就率领着十多万骑兵呼啸着向西面的辽水上游而去。
他们正是要去支援正在契丹、库莫奚故地大肆攻略的胡秉常所部,另外胡秉常在那里缴获的大量战利品,大量的年轻女子也急需人手运送回夏国。
这一次夺取的契丹、库莫奚领地王泽并不打算放弃,在彻底击败南面的三路突厥大军后,王泽准备将夏国的防线向西推进到大兴安岭一带,依托着大兴安岭的天然山脉来阻挡突厥人,或者是任何一个草原部族的进攻。
在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后,整个后世的东北平原都将是夏国的中心腹地,再也不用担心突厥人的入侵,而击败了突厥人之后,大兴安岭以东已经没有强大的部族可以阻挡夏军的这一计划。
不过要想建立起这条战线,同属于大兴安岭东部的辽水上游的契丹人领地、滦水上游的库莫奚领地就成了夏军必须夺取的地方,不然日后突厥人依然可以从这两个地方进入到夏国的腹地。
这才是王泽刚刚结束大战,就第一时间将燕小五、裴杰、苗军这十余万骑兵派到胡秉常那里的主要原因,他必须第一时间展示夏国那强悍的肌肉,这样一些不明事理的国家、部族才会知道夏国的厉害。七彩中文
之前胡秉常率领着六万骑兵攻入辽水上游后,仅存的契丹人就已经有些抵挡不住,这时再多这么十几万夏军骑兵,合兵一处后竟然有近二十万人,这下可是比契丹人的总数量还要多。
大量的契丹人要么是继续向西投奔突厥人,要么南下投奔北周。
但是契丹人、奚人都知道突厥人的苛刻德行,对待附庸部落很不好,因此西去的契丹人比较少,更多的是大举南下去投奔了北周,如今急需骑兵力量的北周很欢迎契丹人去投奔。
而之前举族投奔北周,得到极好优待的粟末靺鞨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七八万契丹人南下到营州等地,随即被北周安置在了建德郡白狼城(辽水上游)一带。
也不是所有的契丹人都遭到了夏军的疯狂杀戮,在契丹部族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部族不仅没有遭到夏军的进攻,甚至还得到了很好的优待,那就是契丹最南部的黎部。
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