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初见,学有小成 (第3/3页)
《淮南子》,便问道“此书晦涩难懂,你可阴了书中所讲”,答到“不求甚解,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再问“可想知百家学说,通天地乾坤?”,又答“自然求之不得”。梁仲闭目思索片刻说道“既已唤我为义父,你我之间便不再有隐瞒,我无子嗣,念你聪慧,这身本领便传于你,往后你应悬梁刺股,寒暑不易,以最短时日,学会我四十年集梳,你可否愿意吃得这份苦?”。彼时小景阳已跪于梁仲面前说道“我父已故,承蒙义父不弃收养我,还欲将毕生说学皆传于我,孩儿必倾尽全力习得义父皮毛,日后以吾愚智将其发扬光大”。梁仲听罢便唤起周景阳说道“日后你无论做何事便对为父不准有所隐瞒,为父此生痛恨妄言奸侫之人”。
此时周景阳面露难色说道“义父孩儿有罪,孩儿欺瞒了您”梁仲眉头紧锁,问道何事欺瞒。景阳接着说道“昨夜骗你,我并不知你是否去过燕国,也并不知那封信中所说,我所将只是蒙骗义父。其实真正我不怕将真实身份告知义父,原因很简单,那蒙面人千辛万苦将我送于此,肯定不是想置我于死地,直接拿我换取荣华富贵即可,何苦如此,基于此我想无论我怎样说义父都不会杀我,只会好生款待”。梁仲听罢不但没生气,还大笑起来,心中盘算,这小儿心思整密,有勇有谋,是个传身之人,便假装生气说道,以后不许这样了便也没再责怪周景阳。
自此,虽说这凌云书院三年一科,可这周景阳已在凌云书院屏帘之侧学满四轮,加之梁仲对周景阳严苛至极,其已近得梁仲真传,只是缺乏梁仲这般阅历。
“义父,义父”周景阳轻轻推了推梁仲,这时他才从往事回忆中回过神来。看着这从小不点一下张成这般温文尔雅,清新俊逸的周景阳,梁仲说道“阳儿,你可知为何这一科为父将你纳入学堂之中与众人同学?”“阳儿不知”“你虽习得万书,但从未体会著书之人写书是的经历,为父想让你此随科毕,随众学子同下瑶山,游历人间,将所学用于实际,将来将所感谱于笔墨,传于后世”“阳儿只想常伴义父左右,不想体会这世间酸甜苦辣”“你本非林中拙鸟,扶摇展翅只是时间罢了。”凌云书院之所以为天下书院之首,凭的就是梁仲慧眼识人和因材施教的手段,多年相处梁仲深知周景阳并不会安于一生只舞文弄墨,著书谱曲了却一生。其有蛟龙之像,一日腾空,便会惊天动地,因此梁仲早已有让周景阳游历九川的想法,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对了义父让你同山顶睿晗阁百里易丘所学猬守之术学的怎么样了?”,这梁仲虽答应周文桢让周景阳远离刀光剑影,但行走江湖难免遇上地痞无赖,所以梁仲便拜托这瑶山之巅的睿晗阁教其守卫逃跑之术,这百里易丘乃此中佼佼者,其流云派开派祖师南门橒(yun)所创猬守术,至今还无弟子习得最高层,百里易丘已习至八层,已无人能正面将其擒获。
周景阳回道“百里师傅教习已有五年,如今师傅不使诈已擒不住我啦”。这瑶山地势险,每日从凌云书院爬至山顶已非常人可行,加上每次上山梁仲都让周景阳带一满布带器物给予睿晗阁,所以周景阳脚力已非平常。如此及经年的勤学苦练,这周景阳猬守之术恐怕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话说这猬守之术,虽不具杀伤,凭皆轻盈步伐及敏锐反应,见招拆招,可躲避上乘高手的伤害,一般贼人更不能近其身,若习之最高境界,犹如拱刺之猬毫无破绽,即便这天下武之最强者亦不能伤其分厘。只可惜这百里易丘和周景阳皆未能习得最高境界。
梁仲听闻周景阳如此说道,便欣慰告知不可有傲溢之心,还需加强练习。周景阳点头叩拜诚心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