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百炼成钢 第六十七章:快了 (第2/3页)
还以为什么呢,就是刚见面怼他辱没祖宗啊,这人还挺能记,这会又来找我。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朱祁镇当下露出鼓励的微笑:“你且说来听听。”
孟鉴看朱祁镇的表情,心里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跑偏之后又无缝衔接了属于是。
“回皇上话,臣答您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我孟氏先祖,亚圣孟子所说,意在告诉当时帝王,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非是王侯的天下,要以民为本。”
朱祁镇做出倾听的表情,孟鉴心中大定,接着说:
“臣当时在想,太祖承天之运,即位皇帝,夺燕云驱鞑虏,开创大明盛世,自然是震古烁今的帝王,这么看来,先祖所说却也不一定全对。
皇上承继大宝之后,励精图治,身先士卒捍卫国土,更有太祖太宗之风范,所以臣才以为要以君权为纲,日月山河皆为所用。
却没想到陛下有如此仁心,以天下万民为先,以祖宗社稷为先,真乃是圣君之资,天下楷模啊!臣钦佩之至!”
朱祁镇看着高谈阔论的孟鉴,心中万匹草 泥 马穿过,这什么跟什么,咱能不绕弯子吗?说的我都忘了我想让你干什么了。
孟鉴眼中的狂热丝毫没有减退,注视着朱祁镇继续说:
“臣以为开海禁不止可以使民富,也可收得海税使国强,又可弘扬陛下英姿,简直一举三得的好事,请陛下允准!”
行,绕这么大个圈子,总算是说到正题上了,不枉我埋下的伏笔。
朱祁镇郑重其事的点头说:“爱卿此言甚合朕心,为百姓计,为大明计,这海禁是非开不可了!”
“皇上圣明!”孟鉴跪地叩首。
“那你就尽快写一道奏疏递上去,等朕回京之后也方便与其他臣工细细商议,毕竟此等大事,还是要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朱祁镇补充道。
孟鉴身子僵在那里,他只是想提个建议。
自己是胡濙的门生,老师历经四朝,又深得仁宗、宣宗看重,自然继承了二帝的政治理念。
大明通向海外的大门,就是宣宗朱瞻基关上的,怎么会同意开海禁?真要是自己提了,恐怕离被扫地出门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