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 (第2/3页)

奋,是以言语不少,哪知无意中一句话,却勾起了李应和杜兴的心事。

    要说这世上最复杂的事情,无过于人际间的关系。李应和杜兴原本好好的大财主和小管家,谁也不求,谁也不靠,自由自在的过那逍遥日子,原不需这般瞻前顾后。可惜被宋江这黑厮害得是有家难归,有国难投,无端陷入绿林这个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事到如今,他俩想做良民做不成,混绿林又无靠山,甚至连个如宋江般想要利用他的人都找不到,人生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么?

    其实从前在二龙山,宋江这厮虽该千刀万剐,起码能表现出一种拉拢自己的姿态,让自己主仆二人在二龙山还算有地位。可是上了梁山,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这里大大小小加起来一百多位头领,从皇裔到名将再到谋士、巨富,人才济济,他李应在二龙山积攒起来的一点优越感,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李应这时才意识到悲剧了,他从前极少主动结交江湖人物,就算是落了草,这种惯性也让他在二龙山没有交下多少朋友来,关键时刻连个替自己说话的铁子都没有。

    就说老寨主晁盖吧,晁宋之争时,他很多时候都是明哲保身,中立为上,要说他们之间还真谈不上有多少交情。而他和新寨主王伦的关系,就更负面了,从前梁山攻打祝家庄时甚至还结下过梁子。

    自己的苦处唯有自己明白,现在他在梁山虽顶着一个邀接外交头领的头衔,但是心中的顾虑还是让他无法消停。这种没有归属感与安全感的日子实在太煎熬了,自打王伦不久前在宝珠寺接见了二龙山一班老头领的消息传到梁山,这两人就再也坐不住了,毕竟总不能在梁山岛上安坐,反等着王伦来找自己谈话吧。

    主动在某些时候亦代表着诚意,眼下既然寄人篱下,指着人家过活,李应和杜兴就想过来探探路,看他们两个加起来,在王伦心中到底是接近朱仝的份量,还是和雷横的安置更为类似。如此,他们也好为将来打算。

    其实不光是李应和杜兴,每个从二龙山过来的头领或多或少都有些这样的顾虑,在没和王伦碰面,并得到他的口风之前。如李忠、薛永之辈,亦曾这般忐忑,只是眼下吃了定心丸,放心睡大觉去了。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特例,比如眼下还有一个新头领就没有随李应他们一同前来觐见王伦。但人家有人家的底气。不需要弯这多余的一道弯。探甚么风头。也不知是不是出于这种客观情况,萧嘉穗偏偏拦了此人,让他安心在山寨练兵备战。却准许了自己两人成行,也不知是出于体谅,还是别的甚么原因。

    燕青注意到身边的李应和杜兴有些不自然,随即道:“两位哥哥随晁天王在梁山也待了些时日,知道我山寨弟兄虽然私下极为融洽。但在公事上丝毫不敢懈怠。就是小乙一个人来,也得凭公文上山,身受盘查,还望两位哥哥莫要介怀!”

    李应见说望了杜兴一眼,发现杜兴也在看他,两人肚里无人可诉的苦水只能通过眼神点到即止,这时只听李应道:“不敢。多谢小乙哥良言相告!”

    燕青也发现他们一路上都有心事,只可惜他不是那个能治他们心病的人,无声的笑了笑,此时却见那老者无意间的回头一瞥,眼神中饱含深意。仿佛能看透这两人心中所虑之事一般,当下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连老朽这素未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