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三章 大梦谁先觉 (第2/3页)
焦挺的人生哲学,渐渐再没有言语,而是思绪飞散,陷入沉思之。
高丽国百年积余,滋润了这支原本从不曾有过海外视野的大宋头号**武装,同时也助涨了队伍里盲目自信的情绪。不少草莽出身,本没有甚么大抱负。只以“论套穿衣服,大秤分金银”为人生最高目标的绿林好汉们自信心爆棚,就是不少走投无路,暂视梁山泊为寄身之所的前禁军下层官兵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认为踏平高丽,不但只在顷刻之间,就是回国和昏君奸臣摊牌,也不算甚么大事儿。
但王伦此时却异常清醒,乐观自信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盲目自信就有些危险了。其实要说急,王伦比谁都急,可实际情况摆在面前,急不可耐的去经略高丽。对眼下的梁山泊来说,就像拿一瓢无根之水去浇灌一片三千里河山,洋洋洒洒之间绝对会有后继乏力之虞。哪怕最终勉强囫囵吞枣打下这片版图,梁山泊又得花费无数精力和时间来消化这个人口已过两百万的国度。而此时,依附梁山的百姓还不到二十万。
花三五个月的磨刀功夫,换来民心的发酵。将来以解放者而不是以占领军的身份出现,无疑是耗时最短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好在两位参谋的头脑颇为清晰,十分理解和拥护王伦这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计划。一致认定眼下梁山军要做的,就是在这段空当里,弥补自己身上的漏洞,以为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王伦也觉得十分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和大家畅谈一番山寨未来的大计,以便统一一下头领们越来越混乱的想法。
话又说回来,如果终极目标是用王氏梁山来代替王氏高丽,王伦可以用余生的所有精力来完善这件大事。毕竟按照历史,高丽国还将存在两百余年,金人在灭掉辽、宋(北宋)当世两大强国之后,张力已经到达极限,最后不得已收起了马鞭,放缓了征伐的步伐。
说来这片乱世开启后的世外桃源,倒也不失为命运多舛的梁山好汉们的养老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