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八六章 人人想踏一脚的踏脚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八六章 人人想踏一脚的踏脚石 (第3/3页)

请他们上山入伙之事,看来此人的心思早已经不在山寨,此时又提出要去城里居住。怕不单是防着晁盖呐!”见宋江已经有些防着自己了,吴用也没心思去黄门山了,只在屋想计。

    慢慢过去了几日,因逢过年,宋江是个好热闹的,在牢里呆不住,跟小牢知会一声,这些人都收了他的好处。又是顶头上司吩咐了的,谁肯做恶人来阻他?便见宋江独自一人出来,也不寻戴宗,也不找吴用,只是去寻薛永,哪知这病大虫一早便出去了,他寻不见人。只好一个人在街上闲逛。

    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上写道:“浔阳江正库”,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

    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里坐了,点了一桌酒菜,自饮自酌起来。只见他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老父和兄弟,如何得叫他们安心?”

    此时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当下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词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去。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次日醒来,哪里还记得昨日之事。

    也是这宋江命里该有这一着,当天有个失意之人正从蔡的官邸里出来,郁郁不乐,也来到这江州第一楼借酒消愁,哪知正好撞上墙上这一词一诗,看罢心大喜,暗道:

    “我花了多少心思浸润这蔡,还以为在他面前有了些许面,如今他在家摆筵宴请全江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偏偏却漏了我。唉,原以为山穷水疑无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今撞上这胆大贼配军在此处留诗,却不是我的出头之日来了?”

    也不知这宋江和这失意人究竟是上辈谁欠谁的,总之因这一诗一词,直惹出个不死不休的的局面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