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陵园完工 (第2/3页)
警卫安全也大大提高,再也不用担心夜间鬼子战俘潜逃了。
2这几天,鲁雪华一直在纪念塔正下方,一个6米见方的大型墓穴里忙碌着。这是孙里仁将军为自己预留了一块的墓地。
“雪华,新一军是在缅北建功立业。这支部队的荣誉,还有我个人的荣誉,都是这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死后,希望能和这些阵亡的将士们同冢长眠,我们永远是弟兄,在地下也永远在一起!”当孙里仁翻看着厚厚的新一军烈士名册,动情地对鲁雪华说。
这块墓地是鲁雪华让警卫营将士亲手开挖的。在墓地两侧,鲁雪华再亲手开挖了两个一米见方的小墓穴,左边墓穴上,他亲手刻上了李让梨的名字。
仁安羌一战,李让梨率师警卫连在伊洛瓦底江畔阻击断后,掩护新38师主力和被营救的英军官兵和家属撤退。面对十几倍蜂拥而来的日本鬼子,警卫连官兵打光子弹后,李让梨和所有官兵与冲上阵地的鬼子展开肉搏,在徒手击毙2个后,李让梨身中数刀,英勇牺牲。
眼看被合围的英军主力被中**队救助突围而出,鬼子气急败坏,竟丧心病狂地将牺牲的中国官兵遗体全部扔进了伊洛瓦底江。李让梨的遗骨,伴随着伊洛瓦底江滔滔江水,流向了遥远的印度洋。
墓穴里放着李让梨最后留下的身份铭牌,还有一个“口子酒”的陶瓷瓶盖。那是在长沙湘雅伤兵医院和李让梨离别喝酒时,鲁雪华悄悄保存下来的。鲁雪华将自己的恩师埋在孙里仁身边,让李让梨继续作为贴身警卫,永远守护着自己的长官。
另一个墓穴,不用问,是鲁雪华为自己留下的。他也希望在自己身后,能埋在老长官身旁,继续履行副官的职责。
墓穴里面内嵌的鹅卵石,是鲁雪华一块块亲自从河滩里挑选过来,仔细清洗之后,再亲手一块块镶嵌上去。因为,这是他的长官、他的师父还有他自己,永远的家。
剩下的工作,就是迎奉散落在各地新一军以及中国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