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来到兰姆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6章 来到兰姆伽 (第2/3页)

,但说的却是英语。通过一路交谈,鲁雪华得知,他是马来华侨,姓孔,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马来人,原本是一家英国洋行的货车司机。

    抗战期间,爱国侨领陈嘉庚号召,认为事关抗日大业,义不容辞,举起了招募大旗。招募机工的广告一出,立即得到南洋华侨青年积极响应,报名踊跃。经过严格的筛选,3200多人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9批回国支援抗战。大都奋战在滇缅公路上,整个抗战期间,有1000多名华侨机工血洒异国,埋骨他乡。

    缅甸被日军攻占后,孔机工的车队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万分危急之际,孙里仁将军率部感到,将他们和1000多英军部队及英国妇女儿童救出,一起跋涉来到印度,孔机工作为中国驻印军的司机,继续履行一名机工的职责。

    “thinkyouoverseaschinese!(感谢你们海外华侨!)”鲁雪华真诚地说。

    “nocountrynohome(没国就没家)。”孔机工回答的极为朴实。

    通过一片翠绿的热带森林后,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整齐划一的营房。

    车辆行进在曲折、崎岖的营区道路上,营区道路为沙石路面,双向双车道,很平整,车行其上,并不明显的颠簸。道路两侧遍布着错落有致营舍,各号营舍建得整齐划一很是规范,每幢营舍都是红砖砌墙,方平瓦盖顶,高大的围墙上面还留有当年防范战俘逃跑而设置的可通电的铁丝刺网的遗迹。

    到了一座宿舍旁,车辆停住了。刘仁轨来到驾驶室旁:“长官,您的宿舍到了”。

    3鲁雪华是校官,住的是高级军官宿舍。两个人一间,考虑到鲁雪华是孙里仁将军的副官,为了让他尽快适应训练营生活,破例让刘仁轨和他住在一起。

    鲁雪华走近宿舍,室内为木架结构,墙壁涂的雪白。窗户上安装了纱窗,顶部装有国内罕见的吊扇。房间很大,足有20平方米,有个人储物间、**的卫生间和新式抽水马桶,与自己简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