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参加特训 (第2/3页)
珠港事件几天后,美、英、加、澳等大国纷纷向日本宣战,中国政府也正式向日、德、意宣战,与英、美、苏盟国并肩作战,中国战场已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鉴于国际形势的迅速变化,国民政府和军方出于外交、联络和情报的需要,急需一批忠诚可靠又精通外语的人才。这个“军委会联络官特训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的。鉴于特训班服务对象的特殊要求,参训学员要求极为严格。首先必须是现役军官,而且需要有将级军官担保推荐。
鲁雪华身负深仇大恨,经历过血与火考验,自然忠诚可靠。又具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当然是参训学员的最佳人选。
孙里仁将军亲手将亲笔推荐信交到鲁雪华手上:“去吧!你离开部队,我只是少了一名忠勇的副官,一位可靠的秘书;而你去特训班,国家将可能会多一位卓越的外交官或情报官,对国家作用无法估量,你的前途也不可限量,对国家、对你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
不能在一线和鬼子面对面作战,对鲁雪华来说,的确是一个遗憾。但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重新学习自己的专业,并能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报效国家,也是自己求之不得的梦想。他接过推荐信,依依不舍告别了77军和孙里仁将军。
3
时间很紧,鲁雪华拿到通知时,距离特训班开班只剩下不到一周时间。当鲁雪华一路舟车、风尘仆仆跨过雪峰山脉,从湖南前线来到贵阳黔灵山脚下时,已经是特训班报到的最后一天下午了。
为了掩人耳目,“特训班”对外名称是“贵阳外语进修学院”,而且地址也写得非常含糊,只是说“黔灵山南麓”。鲁雪华到了贵阳,向贵阳市民打听具体校址,市民们都是一脸茫然。
鲁雪华只好用最笨的办法,沿着黔灵山南麓挨户寻找。终于,在一个山脚僻静处,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左侧,挂了一个新制作的木牌子:贵阳外语进修学院。
鲁雪华抑制住内心的狂喜,敲响的大门。
大门露出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