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炮捶神功 (第2/3页)
终于找到了谈话切入点,一般来说,专业人员要对非专业人员讲明一个道理就要从他熟悉的一点谈起。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还是白痴?”于心远不屑的说,继续埋头享受他的美味。
2
国庆号称“武痴”,对于武林各大拳术的掌故自然很清楚。终于找到可以在队长面前露脸的机会了,他不管于心远的冷淡态度,在他对面坐下,自顾自的说起来:
原始“太极拳”起源于古代的锤法,刚猛异常,和现在流行的健身太极拳有天壤之别。古老的太极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是技击性、实战性极强的拳种。现代“太极”是一代宗师杨露蝉带入京城后,剔除了一些技击性强、难度大的招式,又结合京城达官贵人的体质状况和健身需求,将‘低架’改成了‘高架’,不断简化,成了现在流行的24式杨氏简化太极拳,难易程度和实战用途与原始太极拳相差甚远。但即使这样,简化太极拳中还是保有了“撇身捶”、“搬拦捶”、“肘底捶”等古太极中这些刚猛招数的名字。
“炮捶”也是太极中的一种,属于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相传明朝初年,大将沐英镇守云南,因云南山多崎岖,沐英不便乘马,也不方便时时携带他的成名兵器--流星锤。为了防身,沐英参照流星锤法,结合古太极拳,独创了一套拳术--“炮捶”。
与一般刚劲勇猛的“外家拳”不同,该拳属于“内家拳”,其动作沉稳刚劲、充实有力,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强调拨击。一招一式,一蓄一发,皆劲力充实,技击性强。因其过于凶猛,往往是一招毙敌;又加上需要极强悟性,不然会受到外力反弹而伤自身。因“炮捶”属内家拳,习练者,需要多年童子功做基础,不然,只能练就套路花架子,发挥不了拳法的实战威力,故传世极少,仅流传于云南边远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