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白刃拼杀 (第2/3页)
巴,说不出话,都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将自己的刺刀,扎入对方的胸膛。双方都杀红了眼,热血从敌我双方的身体中喷涌而出,染红了雷江大地,也染红了天边云彩。
民国时期,中国军队受德国军事思想的影响颇深。德国陆军在传统上更重视步兵射击的速度及火力的持续性,不重视白刃战。但当时国军的火力配置、弹药供应和射击技术比德军落后甚远,照搬德军操典而忽视白刃战训练,在后来的抗日作战中显示出了严重缺陷。
而日本深受武士道传统影响,特别重视“长剑铳”作为冷兵器作用,白刃格斗是作为步兵操练的重要内容。为了锻炼新兵的刺杀技巧和杀人胆量,惨无人道的鬼子甚至将战俘甚至平民作为“人肉靶子”供新兵练习!用这种极端手段训练出来的鬼子,白刃战术水平极高,两方面差距,使得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上明显吃亏。
这个差距在358团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由于川军普遍个子偏小,长期的营养缺乏,使他们的体力和耐力,远远不如鬼子。也正因为考虑这个原因,方天觉也没将刺杀训练作为士兵的重点科目,而是集中精力,训练射击和投弹,此时此刻,战场上中日两国士兵的刺杀技术有着天壤之别。
更令人揪心的是,川军手里的中正式步枪全长1.11米,加上刺刀合在一起是1.55米左右;而鬼子手中的三八大盖步枪长1.28米,加上刺刀合在一起大约1.66米左右,这11厘米的差距在战场是致命的,往往中国士兵的刺刀还没碰到对方的皮肉,鬼子的刺刀却已经扎入了中国士兵的胸膛!
2
但中国士兵还得勇敢地冲了上去,因为后面就是他们的父母双亲,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没有退路!
然而,他们明显处于下风,方天觉在望远镜里清晰的看到:一个小战士被鬼子挑开了肚子,肠子拖到了地上,但这个小战士一手紧紧抓住鬼子的刺刀,另一只手使劲将自己的刺刀插入对方的胸膛,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的站着,同归于尽;一个小战士紧紧抱住一个鬼子大腿,手里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