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梅花线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章 梅花线香 (第2/3页)

订货,在皖、赣、鄂三省都是响当当在牌子。当年的文化人,已拥有‘梅萱斋’标识的‘文房四宝’为荣,每年,都能稳定地给梅家和鲁家带来成千上万大洋的红利。那年头,这里可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文人骚客、络绎不绝~”营业员越说越兴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繁华时光。

    看看于心远没接他的话茬,营业员又摇头,叹了口气:“只可惜,民国27年鬼子侵占雷江以后,梅家、鲁家遭了厄难,主家都死了,伙计们也散了,元气大伤。抗战胜利后,鲁家少爷倒回来了,可他不经营祖业,却一心办学,‘梅萱斋’还是一蹶不振。解放后,公私合营,‘梅萱斋’牌子都摘了,改为‘工农兵文化用品商店’,生意更是一落千丈啰!”

    突然,他意识到眼前的谈话对象,顿时觉得说漏了嘴,连忙改口:“现在店里经营革命文具,是为革命服务,一样好一样好!”

    于心远无心理会这些套话:“现在店里面主要经营什么?”

    营业员答道:“主要是学生学习用具,橡皮、铅笔、尺子圆规什么的,也经营一些‘文房四宝’,但现在用毛笔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质量就没过去那么讲究了,数量和品种也少了很多”。

    2

    “你们经营线香吗?”于心远直奔主题。

    “我们这里只有一种线香,就是上午我和这位警察同志说的‘梅花牌’线香。”营业员回答道。

    “有特定顾客吗?也就是专门买这种香的人?”于心远接着问。

    营业员笑了:“警察同志,你们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这香本来是梅家和鲁家的私家产品,主要供两大家族主人以及雷江的达官贵人们熏香用,所以用料极其讲究,产量也不大。日本人来了以后,鲁家和梅家都遭了大难,所以这个香就失传了。”说到这里,营业员突然吞吞吐吐起来。

    “那你们现在卖的是什么香?”见营业员突然停下不说了,国庆显得有些着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