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章 重工 军工 轻工 (第3/3页)
,官逼民反的事情多了去了,利剑只要守护好国门、开疆扩土就算是对民族最大的贡献,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太原收复后,这其中还有一个着急的人自然是阎老西,自从被赶出山西,丢了自己的老窝之后,他惶惶如同丧家之犬,一直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如今刚准备和小鬼子媾和,商量着让对方归还太原,没想到事情还没商量出什么结果,日本人就被干掉了,老窝也被利剑军霸占,还听说八路军也进驻了太原。对利剑军他倒是不感觉可怕,相信他们呆不长,迟早要把太原还给自己,这八路军可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穷得叮当响的人一旦得到巨大的财富会放手吗?
“这个瓜娃子,咋就想着让八路军进入太原呢,这不是要俄老汉的性命嘛,穷棒棒们进了太原,再想让他们出来就难咯。”老阎不断的埋怨着利剑军最大的土匪头子高强。
“看看能不能通过民国政府给利剑军施加压力,让他们将太原归还我们。”手下给他出了个主意。
“唉,试试吧,希望能要回太原,其他地方倒是可以出让,可是太原对俄们晋军太重要。”阎老西叹了口气道。
蒋政府的回电让他哭笑不得,电报中告诉他自己去商谈,当然也允许晋军发动进攻,中央政府表示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实质上就是废纸一张。
“这个该死的蒋光头,到现在还想着看笑话,消除异己,俄要是有能力收复太原,找你作甚!”老阎接到电报气不打一处来,这简直就是废话。别说利剑军,就是八路军他现在也弄不过,根据下面部队的侦察报告,他们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赶上了晋军。
唯一的办法就是低声下气的说说好话,协商解决,大家最好能和平共处,交还太原给晋军。老阎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呵呵,老阎着急了,你看,这是晋军方面的来信,希望我们能将太原交给他们,条件随我们开。”白家斌拿着阎老西的来信笑着对高强说道。
“老家伙,典型的投机者,这时候想起老窝了,早干什么去了?石家庄大战的时候太原就剩下一个旅团的日军,以晋军的实力完全可以拿下,可是他们在做什么?是看热闹,哼,剑五的事情还没找他算帐,还敢来要太原,回复他,要太原可以,先抗日!”高强冷笑着说道,剑五的牺牲一直是他的心病,要不是为了抗日大计,早就要了阎老西的小命。
由于利剑的兵工厂本来就是配套的设备,运输过来直接安装就可以生产,在山东是因为资源匮乏才造成生产速度缓慢,如今来到了山西这个各种矿产丰富的地方,利剑军如虎添翼。俘虏的日军全部被塞进井陉煤矿,开始了他们悲惨的苦役生涯。
在八路军和几十万民众的帮助下,山西地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利剑军向美国方面订购了二百架飞机,首先的工程是扩大太原机场,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可以停放数十架飞机的规模。
所有工厂中,兵工厂最先开始运作,工人实行了三班倒,抓紧时间生产武器弹药,迅速补充到各部队。同时,在山东地区无法建立的重炮工厂,此时也开始了架构铺设,修建厂房。然后是水泥厂,炼钢厂,纺织厂,食品厂等等各种轻重型企业,搬迁青岛所得的各种机械设备在闲置了几年以后,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太原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座工业城市,速度之快令人匝舌。
利剑最注重的民生,卫生防疫,文化教育,知识普及自然不会放过,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土墙上贴满了宣传单:清洁从我做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文化!
战争的硝烟散去,山西人民脱离了日寇的魔掌,穷苦的百姓人人分到了田地,脸上露出了欢欣的笑容,军民相处如鱼似水。山西的青年们羡慕利剑军的威武,踊跃报名申请加入部队,为利剑的下一步扩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山西地区龙腾虎跃,喜气洋洋,百姓们脸上久违的笑容重新绽放!
“这里架设一部雷达,可以探测到五百公里的范围。”防空师和科技部、工程部正在寻找雷达的架设地点。
由于山西地区重工的建设,为了防止日军飞机轰炸,利剑加强了对空预警,山林各处高地雷达密布,即使日军飞机在千里之外,监测中心也会第一步得到消息,太原机场的飞机能随时起飞迎敌。娘子关和井陉关上更是工事林立,高射炮,高射机枪彻底封锁了此处的空域,一架飞机也休想从这里飞过去。
“通知工程部,石家庄的各种防御体系要重新设计修建,各种明暗碉堡最好做到层层叠叠,材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至少对弟兄们的生命有了一定的保障。”
“特别是一些防空防炮的猫儿洞厚度必须达到3米厚度以上,至少做到可以防御重炮的打击。”
“利用地道优势,做到四通八达,以方便部队之间可以相互支援,”随着利剑司令部的道道命令下达,石家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利剑军团的四师近二十万大军驻守此地,牢牢的控制住了这战略要冲,保证山东特区和山西的交通畅通。整个山西地区被利剑和八路军构筑成了铜墙铁壁,只要兵工厂开始生产武器弹药装备部队,即使来个一二十万的日军也休想染指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