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高阁庄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章 高阁庄2 (第3/3页)

舞象(十五到二十岁)、而立(高阁庄比武规定为二十五到三十岁)、自由(没有年龄限制)五组。

    多年来两家为了免伤和气多是以拳脚见高低。各出代表五得三者为胜。

    高阁庄流传一句话“三十年街东,三十年街西。”这“街”当然指的是和合街。崔家拳上手快,几年后就会有小成;高家拳法练习起来似是更难理解,入门稍慢,需多年后才显出优势。

    所以黄口、舞勺乃至弱冠多是崔家拳占优。高家人则在成年后的比赛,特别是三十岁后,高家人功夫似要更好一些。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高家人说。高家人默认另一种规则,前三场都赢了也就赢了,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的比赛就是玩玩而已。成年人的比赛才是正赛,赢了才能证明功夫好,所以输赢要看最后两场比赛。既然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终归还是要遵守的。

    于是每年比赛五场胜了前三场的崔家高兴,胜了最后两场的高家也高兴。

    近百年中也有例外。崔家一位前辈崔龙一就保持了从黄口到自由的五场比赛不败战绩,得到“五魁首”这一殊荣。这人绝对是练武奇才,而立之年打了的两场比赛,他仅凭一招拳法就战胜了高家人,夺得而立和自由两场大胜。只是后来崔龙一走出高阁庄闯荡江湖就再没回来,和家里人失去联系,生死不明。

    高、崔两家祖训中都有一条,后辈子孙永不可走出高阁庄。也许这就是违背祖训的后果。

    高家也出现一人得了“五魁首”,就是现在的庄主-高邈。

    崔万山年轻时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成为崔家的骄傲,夺得高、崔之争的五魁首。如果不是在弱冠之年那场比赛遇到高庄主的妹妹高若梅!如果不是自己突然心神不宁,绝不会败给了高若梅。

    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时间也不能倒流,人不能重新活一回。这是亘古不变的理儿。

    这成为崔万山一生的遗憾。这遗憾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年和高若梅比武时他刚满二十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