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东阳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东阳城 (第2/3页)

最不安的因素。

    江辰的心里说不上来有什么感觉,无论是上流人士还是底层民众,亦或是游离于其中的中间分子,他既不喜欢,也并不厌恶。似乎人一旦有了那个阶层的权势地位、财富物力,自身的心态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最后做出种种符合他们心态的行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欲望之泉一旦喷涌而出,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可断绝的。

    相比之下,江辰更喜欢曾经在扬县的生活:简单、纯粹、自然,更为恬淡和清爽。

    江辰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在东阳城里转了几天。江辰的父亲江亭山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这样下去也不是回事,江辰已经十六岁了,正是应该读书的年纪。

    在扬县的时候,江辰就曾在一家私塾里念书。教书先生是个不第秀才,家里世代务农。庄户人家的子弟,没点经济条件,能够考上秀才,并且还能吃文化饭也着实不易。

    他这一生,只盼着自己有生之年能够考上个举人,就算死了,也可以含笑九泉。教书的时候,他常常念叨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话,鼓励那些穷苦的孩子们认真读书。想以后住上豪宅别墅吗?那就读书吧。想以后取个娇妻美眷吗?那就读书吧。想以后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吗?那就读书吧……

    那时的江辰,对于金榜题名、娇妻美眷、豪宅别墅之类并无半点兴趣,倒是书中的一些哲理、故事读起来颇为有趣。有时突发奇想,江辰也会根据书里的内容问先生几个问题,有些问题先生能够勉强回答上来,还有些问题就连先生自己也从来未考虑过,只好敷衍道:“圣人就是这么说的,照做就是了,圣人自有圣人的道理……”一来二去,江辰也就不再去问先生了。

    那些书里的东西,只怕是教书先生自己也没搞明白,到头来也不过是有样学样,当初别人是怎么教的他,如今他也就怎么教我们。

    没过两天,江亭山就为江辰找好了私塾。教书先生曾经是国子监的学生,学有所成之后应乡试中了举人,后来曾在府衙的学政司做事。因为顶头上司徇私舞弊被人检举,奈何上司的后台牢靠,却最终将罪名嫁祸到他的身上,他因此而被罢官革职,遂不得已到东阳城做了一名教书先生。

    入学第一天,江辰和先生见面。为了看看江辰之前所学的水平如何,先生决定要考考他。先是诗文背诵,江辰张口就来,先生点头;然后是义理阐述,江辰引经据典对答如流,先生惊奇;最后先生让江辰以“井”为题作一首七言绝句,江辰思考良久而后诵出,诗句对仗工整、语言新奇,先生连连称妙。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拍着江辰的肩膀,先生很是欣喜:“思维敏捷,聪颖好学,不错不错。今后你就留在我这里吧。我再好好调教调教你,只要你积极进取,学业不辍,他日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也是指日可待。”

    听了先生对自己的认可,江辰也很是高兴。于是突发奇想,他也问了先生一个问题:“我想请问先生,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做一个圣人呢?”

    听到这话,先生先是一愣,而后坐了下来,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江辰。江辰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被先生这么直勾勾地看着,顿时觉得身上有些发毛。

    空气仿佛凝固。二人就这么相互看了许久,江辰终于坚持不住,试探性地说了声:“先生?”

    先生胸中吐出一口粗气,慢慢站起身来,走到一处墙边,墙上挂着一张孔子的画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