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叶赫那拉氏名人纳兰性德(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叶赫那拉氏名人纳兰性德(1) (第2/3页)

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武夫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林风度了。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喇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风物起兴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之有处。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纳兰性德曾随康熙幸游“八大处”宝珠洞。他扈从玄烨凭高远望,写下《望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骆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站在平坡山巅宝珠洞眺远亭上,宜南向、东向眺望。南望,永定河一线漂渺如带似纱由它千万年泛滥冲刷形成的西山洪积扇,不但形成北京平原,在北京古地理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至今在其两岸仍可见大片荒沙,累累土岗。山下不远是八宝山、老山、田村山、石景山,两千年前的汉墓早以少为人知,山脚下元代翠微公主的陵墓湮没无寻,明代贵戚葬地已被清朝王公坟茔逐渐取代。东南望,辽金残毁的城垣尤在,元大都址上的明清北京城紫气东来。辽宋于会城门北、紫竹院一带进行了“高梁河会战”辽军铁骑的驰援,使宋军大崩溃。金兵攻陷辽幽州城,在其上建中都城。元人将金中都付之一炬后,东移城廓建大都城。历史变迁,王朝更迭,都邑兴废,引发了纳兰性德的无限感慨。纳兰性德从驾到西山黑龙潭,写下《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黑龙潭位于画眉山北,在山嘴处东北石崖下。这里石色青黑,树木萧森,荫浓苔滑。泉水?深潭底冒出。

    纪念纳兰的诗词菩萨蛮百花独一枝-祭纳兰文/老街味道梅香不染冰心在冰心尽是真真爱奇秀自然痴百花独一枝相思无可籍雁字谁人写风落好文章可怜春叶黄诗词名句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作品集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梦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玉连环影(按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又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又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又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酒泉子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又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又愁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点绛唇(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又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又(黄花城早望)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又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又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又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奈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下校书人。

    又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又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又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又(北古口)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又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又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相看好处却无言。

    又(寄严荪友)藕荡桥边理约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又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又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废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霜天晓角重来丁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早春)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又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减字木兰花(新月)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又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又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