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四) (第2/3页)
方平捂住脑袋,蹲在地上,两眼无神,仿佛痴呆了一般。
安葬小方涛时,李福泽、钱学森、任新民、栗在山等领导和专家都来了,基地很多人都来了,有军人,有职工,有家属,人们围着墓穴,里三层外三层,都默默地站立着。
坟墓堆起来后,李福泽从一个战士手中拿过一支冲锋枪,举枪对天,放了8枪。8岁的方涛,是这个墓地里最小的牺牲者,他的葬礼也是导弹试验基地成立以来最为隆重的。
小小坟头前,胡杨木做的墓碑上面刻着:方涛196119691970年1月30日,长征一号火箭再次发射,取得成功。
1970年初,六个地面卫星测控站建成,陈芳允等科学家对美国探索者22号、27号和29号卫星进行跟踪观测,取得了实测资料,证明中国测控网性能优良。
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130.《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遍了世界1970年4月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悄悄运抵导弹基地。
当天下午,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卫星和运载火箭情况的汇报。主要由钱学森进行汇报。汇报完,周恩来说:“我们这次发射,一定要吸取美苏的教训,总结经验,力争一次成功!”
他又说:“这次火箭的第一、二、三级落点,都在什么位置?我担心火箭残片溅落时,处理不好,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如果落到国外,影响更不好。”
钱学森回答:“火箭的一级工作完毕后会坠入甘肃省的大漠里,二级会坠入南中国海,三级则在广西西北部上空与卫星分离,同卫星一起进入轨道,都不会给地面造成损失。请放心。”
周恩来说:“那就好。这颗卫星要飞经哪些国家上空?”
工作人员拿来一张世界地图,铺在周恩来面前的地毯上。众人围过来,一同观看。年过古稀的周恩来索性躬身趴在地毯上,用放大镜察看。钱学森指着地图讲道:“总理,卫星要飞经巴基斯坦、也门、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毛里塔尼亚……”
周恩来说:“你们要把卫星飞经各国首都的时间进行预报,报准确。如果到时能让外国友人准时发现我们的卫星,听到我们的《东方红》乐曲,这对第三世界人民一定是个很大的鼓舞。”
钱学森说:“总理,我们记住了。”
到4月中旬,卫星发射和测控等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4月14日晚7时,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