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八章(二) (第1/3页)
钱学森说:“聂总,我一定担起来,请您放心。”
聂荣臻欣慰地笑了笑:“除了卫星本体,火箭的研制,也不能放松。学森,你是著名科学家,又受到**、周总理保护,七机部那边,两派都不敢动你,这个特殊的时候,你要发挥你的特殊作用。”
钱学森郑重地点点头。
聂荣臻告诉钱学森,“二月逆流”的事,越闹越大了,他们几个老家伙,中央定了性,为“二月逆流”反党成员。钱学森吃惊地说:“什么?您反党?”
聂荣臻苦笑,无语。钱学森急了:“聂总,国防科研离不开您,您不能交这个班!”
聂荣臻摇摇头,说自己是***员,中央的决定,得服从。又说,自己革命一辈子,从来不是为自己。只要国家强大,人民过上太平日子,个人的荣辱,不算什么。当年打仗的时候,他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现在,仍然是。他动情地说:“学森,我抓科技13年了,我们认识也有13年了,感谢你这些年来对中国航天,对我本人的支持、帮助,谢谢你了!”
聂荣臻眼窝里蓄满了泪,他颤抖着举起手,冲钱学森敬了一个军礼。钱学森泪水滚落下来,急忙举起手来还礼:“聂帅,我想说,在您手下工作的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经历。您永远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聂老总。”
两人紧紧地含泪拥抱。
124.为中国的卫星,闯出一条天路来历史给了年轻的孙家栋一个机会。
1967年7月底的一天,38岁的孙家栋,正满头大汗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七机部来人通知他,为了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成功,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决定调他去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孙家栋愣了:自己是搞火箭的,搞卫星,哪能行!
孙家栋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因学业优异,曾获金质奖章,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毕业后他立即回国,在钱学森领导下从事火箭导弹研究,尽管当时的孙家栋在钱学森眼里还是个“小年轻”,但已被他视为很有发展前程的专家苗子。危难之际,应大胆启用和培养年轻人,本着这样的目的,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了孙家栋。
钱学森找孙家栋谈话,问他:“你作为总设计师,下一步有何打算?”
孙家栋愣一下,说:“我想还是先从组建队伍做起,七机部搞导弹的、有系统工程经验的人抽调一些,科学院原先搞卫星的,抽调一些。把两支队伍尽快融合到一块。”
钱学森赞赏地点点头:“我得提醒你,优秀人才,两派都有,而发射卫星,两派都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